东北网4月11日讯 10日上午,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公布群力新区规划建设情况,对群力新区的地理位置、生态环境、道路交通、功能定位优势和发展潜力,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按照《群力新区总体规划》,将按先开发南部,后向北推进;先开发住宅,后发展CBD的原则,对东部起步区进行梯度开发。整个开发期计划8年,分三期实施。
三阶段完成东部梯度开发
群力开发办新闻发言人表示,群力开发最新的定位日前已敲定为“中国寒地水乡,北方财富港湾”。根据哈尔滨市房地产市场需求和招商情况,结合群力新区土地预期升值趋势,群力新区每年开发建设规模将被控制在150万到200万平方米之间。并按先开发南部,后向北推进;先开发住宅,后发展CBD的原则,对东部起步区进行梯度开发。
梯度开发将分三期:选择靠近老城区,易于配套,易于形成市场联动,由康安路、齿轮路、工农大街、职工街合围区域作为启动区,占地面积436公顷,可出让建设用地261公顷,建筑规模630万平方米。开发期计划3年左右;二期对康安路北侧至沿江一带土地出让,占地面积527公顷,计划可出让建设用地187公顷,建筑规模616万平方米。这是群力东部起步区位置最好、环境最佳、升值潜力最大的地段,特别是中央商务区(CBD)也坐落于此。开发期至少3年时间;三期启动哈双北路、三环路、康安路、齿轮路合围区域,占地面积400公顷(含新三中及天然家园小区等现状用地),可出让建设用地146公顷,建筑规模354万平方米。开发期计划两年左右。
两大优势助新区繁荣
新闻发言人表示,目前随着哈尔滨城区面积不断扩大,群力新区的开发建设优势尽显。
地理交通优势,确保群力不孤立。新区东联二环路,可直达城市中心;南邻机场空港,与迎宾路高新技术开发区相连;西靠四环快速路,与哈尔滨市最大的西部湿地长岭湖接壤;北倚松花江,与市行政办公中心隔江相对;区内三环路与康安路交叉穿越形成十字形主干道,并与城市二环路相连。群力新区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个重要新节点。另外,新区独特的生态环境优势,使其成为哈市西部“绿色长廊”,是吸引更多人移居此处的最大卖点。
五项功能造就经济增长点
按照规划,群力新区将成为五大功能载体:以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为重点的中央商务功能;以发展高端商贸、现代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及楼宇经济为重点的高端产业集聚功能;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创业园区为重点的创新示范功能;以建设寒地水乡、绿化景观、健康休闲、特色餐饮为重点的旅游观光功能;以设施完善、节能环保、景色优美、居住舒适、管理智能为重点的生态宜居功能,将使新区成为哈尔滨市新的经济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