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敖林西伯村蒙古族群众过上了新生活
2008-04-14 14:49:1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李中军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4月14日讯 杜尔伯特县敖林西伯乡敖林西伯村通过铺砖路、栽花种树,安路灯装自来水,改善了蒙古族群众的生活环境,让这里的农民们不但腰包鼓,精气神也足了。

  一进村,笔直的油路穿村而过,道两边是修剪整齐的树木,在去村委会的路上,记者惊奇地发现,这个村的巷道也是红砖路,并且干净的连个草刺都没有。村党支部书记赵阳城高兴地说,现在的村民是红砖路铺到家门口,自来水通到农家院,出门溜达处处是百花园——蒙古族群众过上了和城里人差不多的新生活。

  “养上两头牛,吃喝不用愁,养上十头牛,几年盖洋楼”,敖林西伯村近年来靠养奶牛发了:全村570户,奶牛存栏近1600头,去年奶资收入1300万元,户均增收2万多元。可是,养奶牛虽然给这个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带来了一个问题:牛多了,牛粪也多了,环境卫生状况变坏了,这怎么办?

  乡里因势利导,提出了创建新农村,不但经济要发展,环境更要变好的目标。要求农户奶牛全部舍饲,乡、村两级共同出资,整修巷道、铺设排水管线、栽花种树,只一年多的时间,就让这个村的环境变了样。

  村民关学忠说:腰包虽然鼓了,但是“晴天一身灰、雨天全身泥”环境还是那样,光有钱有什么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出行难的问题,这个村在乡里的支持下,投入资金70多万元,将全村24条总长3.7公里的巷道全部硬化。

  路有了,灯还得亮。这个村还投入资金13万元将主街的单侧路灯改为双侧路灯,安装镀金灯管48盏。在通往中学宿舍、敬老院、奶站等重点路段新安装了路灯13盏,现在这个村的农民吃完晚饭,到外面乘凉,再也不用摸黑了,小村已成了“不夜城”。全村三个自然屯,570户,接近80%吃上了自来水。

  修完了路,排水也是大事。这个村修建了修筑全长12180延长米的排水沟,铺设排水涵管460节,920米。“绿树鲜花绕村边,村内处处是花园”,这个村还投入资金近7万元,在街道两侧栽植银中杨、垂柳等绿化树木近5000多株,还安装了121个铁艺树围栏。

  环境好了,管理也是关键。在乡里的支持下,这个村设立了2名专职清扫员负责巷道的管护和卫生清理工作。还向群众下发了《整治环境倡议书》,呼吁群众不乱扔垃圾、不乱堆乱放杂物,自觉保护好自家门前的环境卫生。这个村还成立了以少先队员、青年团员、共产党员和敖林村党员干部群众为主要成员的义务清扫队,将所负责的巷道命名为红领巾路、共青团街、党员一条街和美在农家一条街等,形成了改善环境做奉献,生活环境大家管的良好氛围。

  采访结束即将结束时,村民们纷纷对笔者说,你可得好好写一写我们乡里和村里得干部,领着我们把环境搞得这么好,让群众的干劲更足了,这样下去,离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不会远了。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