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15日讯 离高考还有50多天的时间了,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政治复习效率和考试成绩,给考生提几点建议:
“地毯式扫荡”,基础知识无遗漏
复习最基本的要求是根据大纲规定的考点,把该复习的基础知识全面过一遍,“地毯式扫荡”,追求的是尽可能全面不要有遗漏;而后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系统,形成知识网络,使零碎的知识互相联系,更加系统化、序列化。
按照知识的构成,我们把《经济常识》整合为五大板块:基本经济理论(第一、二课)、生产理论(第三、四课)、分配理论(第五、六课)、交换和消费理论(第七课)、对外贸易(第八课)。
《哲学常识》整合为四大板块:唯物论(第一课)、辩证法(第二、三、四课)、认识论(第五、八课)、人生观、价值观(第六、七课)。
《政治常识》整合为四个板块:国家制度(第一、二课)、政党和政党制度(第三课)、民族与宗教(第四课)、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第五课)。
看最“近”和最“热”的要闻
从2007年全国及各地的高考试题看,高考所要考查的热点增多。考生应该知道,确立热点的依据主要有:一是党和国家当前的重大方针政策或是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特别是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点,即与所学知识有关的新观点、新思路,如修改后的党章中的新提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讲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等;二是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即最“近”和最“热”的国内国际要闻,着重还是以我国的实际问题为主;三是发生在我们周边似乎是小事,却又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四是适当考虑与史地均有联系的社会热点等重大的时政问题,如“纪念长征精神”。
十个专题要关注
贯彻十七大精神,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
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社会和谐。
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
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坚持核心价值,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贯彻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
促进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
发展民主政治,加强党的建设。
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让梦想与奥运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