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哈师大附中郭建民解答 高考前降低考试期望值
2008-04-20 17:10:4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吕晓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高考前就考生家长关注的问题,哈师大附中高级教师郭建民老师在热线中给予解答。

  号码为1335985xxxx的考生家长问:孩子两次模拟考试考得都不太理想,班主任老师说,孩子上一表没有把握。为此孩子非常上火、情绪低落影响复习,怎么办?

  答:首先引导孩子正确对待模拟考试。模拟考试主要是为了模拟临场经验、模拟答题技巧、模拟考生心理;从这个角度看模拟考试学生考得不好,学生暴露出一些问题是好事;因此,要重视孩子模拟考试后对试卷的总结;不仅要重视知识总结更要重视答题技巧和考场心理的总结。因为,考生在最后复习阶段通过考试暴露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向大学迈进的过程。

  其次,模拟考试考不好不等于高考一定考不好。这里边一定要注意,不要形成消极的心理暗示。一般来讲,高考成绩比模拟考试成绩总要高出几十分,所以不能因为模拟考试成绩低就否定自己。

  再次,要引导孩子学会适当降低目标,学会目标分解;向一表努力,考上一表固然可喜,考上二表也可以接受。由于接纳了二表,学生心态放松,这样反而考上一表的可能性增加了。

  号码为1331638xxxx的考生家长问:就要高考了,但孩子还紧张不起来,有时候玩球,不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学习一坐几个小时不动地方。这种情况我该怎么办?

  答:首先应正确看待玩球。孩子在学习之余适度进行一些体育活动对学习有好处。适度地运动是一种积极的休息,同时还能减轻心理压力。美国研究心理的玛莎·戴维斯博士认为:运动是减轻压力最简单又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当身体处于情绪“抵抗或逃避”状态时,强有力的体育运动是身体的自然发泄方法。通过运动释放在压力反应中产生的化学成分,使身体恢复正常的平衡状态。

  一般来讲,当孩子学习连续一两个小时之后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这个时候就应该活动活动,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当然,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体育锻炼在时间上应有节制。一般来讲身体微微发热,达到锻炼效果就可以。大汗淋漓,非常疲劳后,对学生学习也有消极影响。至于家长说孩子一坐几个小时,这种学习方法效果并不好,并不可取。

  号码为1346651xxxx的考生家长问:我家孩子反映,他在考场上和平时不一样。有些题目在平时会做,在考场上却做不出来。这是为什么?

  答:这实际上是心态问题,需要考生调整心态。因为在平时做题时,没有心理压力,由于心态放松所以题能做出来。但是在考场上心理紧张,心理学家认为当人过度紧张时,人的视野就会变得狭窄,对问题的认识就会出现偏差,因此错误率就会上升。建议考生通过调整心态来解决这个问题。家长和孩子具体可以用以下办法来调整心态:1、调整认知状态正确对待考试;2、降低考试的期望值,学会目标分解;3、学会采用积极的心理暗示;4、进行必要的放松训练。

  号码为8469xxxx的考生问:我是一名文科考生,最近感到记忆力明显下降。原来我一遍能背下来的知识,现在几遍也很难背下来,而且做题错误率明显上升,甚至犯一些非常低级的错误。我应该怎么办?

  答:这种现象应当与疲劳和紧张有关系。考生在紧张复习时,由于不注意科学用脑劳逸结合,往往会引起心理疲劳和生理疲劳。在疲劳状态下继续进行学习,就会出现上述症状。解决的办法是,学会科学用脑,通过科学用脑来提高复习效率。首先泡个热水澡美美睡上一觉。其次采用正确的复习策略。从复习内容上来说,在多学科复习时可以交叉进行,不要长时间复习同一学科,要学会多种学科变换。从复习方式上来看,采用灵活的复习方式,如自己独立做题和同学讨论相结合。再次,调整生物钟,提高睡眠质量,因为睡眠是最好的放松方法。最后进行心态调整,通过心理调适保持阳光心态,因为疲劳往往和紧张相伴而行。

  号码为1379611xxxx的家长问:孩子现在心情非常焦虑,家长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答:首先,理解孩子,学会换位思考,孩子此时心绪烦躁,这是正常现象,不能孩子烦你也跟着烦,应当用自己宽厚和温暖的胸怀去慰藉孩子紧张、疲劳的身心;其次在和孩子交流时,当孩子向你讲他的压力时,要学会倾听,尽量少说,因为有的孩子讲给你听时,并不是要你解决而是一种情绪的宣泄,是对你的信任。此时你扮演听众的效果是最佳的;再次,交流时不用大道理,多用开放式交谈,如当孩子跟你唠叨心烦时,你如果说“烦也解决不了问题”,这就把话唠散了。就不如说“我能理解你的心烦,因为年轻时也有过类似的体验”、“看看我能帮你做些什么?”

责任编辑:邱士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