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讯23日哈尔滨市最高气温仅6℃,比18日创下纪录的29℃高温足足下降23℃,夜间最低气温更是降到0℃至-2℃———昨天,市气象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很多市民纳闷,气温变化如同“过山车”,这天儿怎么了?!
一周气温变化历史罕见
上周,哈尔滨市气温曾连续刷新历史纪录。17日,白天最高气温28℃,刷新了1961年以来同期最高气温纪录,18日,最高气温超过29℃,不但打破了哈尔滨市同期历史纪录,也创下了同日全国最高气温。提前到来的“盛夏”让市民们又惊又喜,许多人穿上了凉爽的夏装,购买冷饮、冰棍的市民排起了长龙。反常的高温天气持续了4天,昨天,随着一场春雨的来临,哈尔滨市气温明显降低,今天最低气温可能低至零下。
强降温因全球气候异常
市气象局副局长郭家林表示,这样的强降温确实十分罕见。他分析,18日前后哈尔滨市之所以出现全国居首的异常高温,是由于当时哈尔滨市恰好处在一股海上来的强暖空气中心,而南方城市刚好在冷空气控制下,导致气温“倒挂”现象的出现。而近日哈尔滨市的强降温,则是受一股西北方向来的强冷空气影响。他认为,从表面看,近期异常天气的出现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但从深层次分析,则同全球变暖以及今年出现的拉尼娜现象引发的气候异常不无关系。从近年频繁出现的暖冬,到此前我国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天气,都同全球变暖的大气候背景密切相关。
“倒春寒”提前影响不小
郭局长表示,倒春寒一般是指5月份庄稼播种并发芽后出现强降温的灾害性天气,这次强降温虽出现在4月,但同倒春寒也有几分相似。对于市民来讲,气温骤降带来的主要是身体不适,为避免着凉感冒,大家一定要及时调整衣物。对于城市中的花草树木,由于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哈尔滨市花草树木提前近10天吐绿、开花,一旦气温降至零下,将遭遇“冻伤”,园林部门应采取相应御寒措施。同时,种植大棚蔬菜的农户也要采取保暖措施,以防受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