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3日讯 作为本地房地产市场的风向标,每年春秋两季的哈尔滨商品房展销会最能集中反映出本埠房市的供求关系。在日前落幕的第26届商品房春季展销会上,市经济研究所房地产研究中心与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就本埠购房者的购房意向、购买力状况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回收的500份有效问卷分析结果显示:价格仍是影响市民购房意愿的最主要因素,而市民最青睐的房源为建筑面积90平方米以下的多层新建商品住宅。
改善为购房第一目的
接受调查的市民中,88.2%为购房自住,其中又以改善住房条件需求为主。调查结果显示,为改善居住条件而购房的市民占有自住需求受调查者总数的69.2%、因结婚购房的占15.1%、因择校或临近校区而购房的占5.1%、因就业而购房的占10.5%。
多层新房是第一选择
接受调查的市民中,88.2%为购房自住,其中又以改善住房条件需求为主。调查结果显示,为改善居住条件而购房的市民占有自住需求受调查者总数的69.2%、因结婚购房的占15.1%、因择校或临近校区而购房者占5.1%、因就业而购房者占10.5%。调查表明,由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盼望改善居住条件,以小换大、以旧换新成为很多家庭的目标。另外,因2008年是我国的奥运年,所以也是结婚高峰年,因结婚带来的购房刚性需求值得关注。
利率上升影响购房
调查显示,银行加息对居民购房意愿影响较大。当问及“央行调高按揭贷款利率后居民的购房意愿”时,15.6%的居民表示没有影响,40.2%表示购房意愿下降,20.2%选择持币待购,13.2%选择降低购房档次,10.8%选择缩减贷款额度。此外,接受调查的市民中73.8%的人选择按揭贷款购房,其中50.8%的市民选择了10年期还款时限适度、压力较轻的按揭贷款。
90平米以内最抢手
在购房面积情况调查中,有53%的被调查者选择购买60平方米以下住房,有38.2%选择60-90平方米,两者合计占88.2%。可见,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成为购房者的绝对首选。在分组调查中,购买力相对较差的低收入组(家庭年收入2万元以下)居民,一般都选择购买6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这说明经济适用房保障政策惠及这个群体的迫切性。
价格是首要考虑因素
80%的受调查市民“在购房时主要考虑的因素”把“价格”排在第一位,此后才是工程质量和交通、物业管理、户型、开发商信誉和周边配套。这说明房价既是绝大多数人关注的敏感问题,也是影响其购房消费的主要因素。绝大多数受调查市民表示只能够承受单价为3000元/平方米、总价30万元以下的住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