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喝茶宣传月薪千余元 普洱茶推广员听起来有点悬
2008-04-23 10:00:4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参加普洱茶公司组织郊区游的老人们在等车。

  东北网4月23日讯 购买一盒价值7500元的普洱茶,就可以成为公司签约的文化推广员,在一年内享受到月薪1310元、劳保、医保、通讯费、定期参加免费郊游等待遇。近日,哈尔滨市南岗区耀景街居民张大娘接到这样一份招聘传单,招聘人员给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条件。

  据该地区社区马主任介绍,近几日在哈尔滨铁路文化宫门前每天都停着十几辆大客车,拉着三四百人参加免费的郊游、开会等活动,参加者几乎都是老年人,他们都很有可能成为普洱茶推广员。马主任认为,这其中有问题。

  17日上午,记者来到哈尔滨市南岗区大直街工大附近,看到了等车准备郊游的人群,大多为五六十岁的老年人。他们三五成群地闲聊,显得很兴奋。带队的是一些身着西装的年轻人。趁一名带队的走开之际,记者与一位老人攀谈起来。据这位老人讲,他大约在一个月前花了7500元买了一盒普洱茶,同时获赠一套茶具。买的时候人家说这种茶有营养,而且有收藏价值,每月还能获得1310元的工资。他已经多次参加这种郊游活动了,这个月22日就能领到第一个月工资了。老人说话的时候显得很自豪。记者问他怕不怕受骗,老人说:“不可能,这么大的公司是不会骗人的,而且都已经签合约了。”记者粗略数了数,大约有200多人准备乘车参加郊游,一些老人还带上了小孙子。

  日前,记者根据宣传单上的地址来到了南岗区赣水路上的公司进行暗访。这座四层小楼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常。除了一楼大厅内摆放了一些普洱茶的样品外,楼上看不到茶叶的影子了。

  记者按宣传单上的信息,找到一个叫陈海洋的工作人员,称自己想当推广员赚点钱。陈海洋先是对记者手中宣传单的来路表示出怀疑,记者说是从邻居那里得到的,对方才把记者领到了三楼的一个小会议室里。在记者的要求下,陈海洋对推广员工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他说,当推广员首先就要买一盒价值7500元的普洱茶,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工资标准根据买茶的数量而定,买一盒茶一年内的月薪1310元,买十盒茶一年内的月薪为13100元,以此类推。如果买十盒茶,半年时间就能收回本钱,一年之内能赚一倍的钱,同时茶叶本身还有保值升值的功能,做这项工作只赚不赔。根据购买茶叶的数量,推广员还可分为高级推广员、主任推广员等级别。记者问推广员具体做哪些工作,怎么计算工作量等,陈海洋回答说,推广员的工作就是喝茶和宣传,自己喝着感觉好了再向别人进行宣传和推荐,公司就是把做广告的费用省下来提供给推广员作为工资。

  接着,陈海洋拿出了一份已签署好的合同书让记者看。在其中一栏,记者看到了“推广员的工作方式详见《职责描述》”的字样,而在合同中并没有写明具体内容,便问陈海洋这“职责描述”是什么意思,对方说《职责描述》只有在成为推广员,也就是至少购买了一盒7500元的普洱茶之后才能看,否则是不让看的。记者托辞说拿不出这么多钱离开这个公司。走出小楼的时候,看到地面上堆放着许多的礼品盒,据说,这就是价值7500元的普洱茶。

  对于这一普洱茶招聘推广员的情况,哈市工商部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说,回报率这么高只能说明该公司可能存在着违规经营的嫌疑,但是否违法还不能确定,得通过详细的调查,看看有没有足够的证据。

  哈尔滨工程大学的经济学教授徐建中说,普通市民参加投资,一年回报率达到100%,而且不存在任何的风险,从经济学角度讲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虽然不能轻言是骗局,但其中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可告人的内幕,投资者不要轻信推销员的花言巧语,应该擦亮眼睛,防止受骗上当。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八条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从这一点看,该公司的合同明显违背了法律规定。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