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4日讯 连日来,哈埠人充分领略到了“老天爷”多变的脸色。几天前还是最高气温近31℃的炎炎“夏日”,23日一下子就回到了雪花飞扬的“冬季”。
这种突变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不久前南方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诸多事实在告诉人们,气候突变已开始变得频繁,如何应对这种变化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话题。
人类与气候平衡被打破
气象学家指出,仅在10多年前,气候变化还是规律性较强的自然现象,气候与人类能够较为“和谐”地共存。而今天,工业化进程越来越强烈地干预着自然环境,其中气候受到的影响最大,其原有的属性和规律都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各种因素在大气层中交织从而影响气候的过程正在“变异”。科技部等六部门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指出,今后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由此带来暖冬等气候现象频发,突发性、异常性、灾害性天气将增多,人类与气候原有的平衡正在被打破。
这种变化在哈市也日益突显。哈尔滨市近年来暖冬频繁出现,特别是去冬经历了有气象记录47年来最暖的一个冬季,今年入春之后气温也是一路攀升,不断刷新历史同期最高纪录,而就在此时强降温又突至。从去年夏天到今年春天,干旱一直在哈尔滨市徘徊……这一切连气象专家也觉得出乎意料。
异常天气频发敲响警钟
虽说近期哈尔滨市的气候突变并未像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那样造成重大损失,但这种现象的频繁出现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应对异常天气,监测预报能力尤为重要。市气象局副局长郭家林告诉记者,目前哈尔滨市短时天气预报与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市气象局近期已向有关部门申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应急处理系统研究”课题,以为防灾减灾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据了解,近年来哈尔滨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防汛、城市排水、电力供应设施的现状和管理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灾害性天气对这些设施都会是重大考验,如这些设施出现问题就会影响城市的运行和市民的正常生活。为此,在人类与气候的平衡被打破的大背景下,哈尔滨市有关部门强化气候防灾、减灾意识,制定预案、采取应对措施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