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学院领导深入到农村了解农业生产情况 尹成颖摄影 |
![]() |
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专家传授大棚葡萄栽培技术 尹成颖摄影 |
东北网4月24日讯(记者 高长利)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近两年在哈尔滨的水果市场上出现了一位“新成员”——美国红提大棚葡萄。这不起眼的一粒粒红提,让哈尔滨市呼兰区光荣村的35户农民去年赚了个盆满钵满。
说起这致富的红提,光荣村的村民们伸出了大拇指,齐夸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专家。村民们说:“多亏了这些专家,帮我们解决了技术难题,提高了栽培水平,平均亩收入要比以前要高出1000多元呢,这小小的红提可给我们赚了大钱。”
“专家教授指导农民栽种致富的红提”,这只是该校发挥农业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开展农业科技合作共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以服务“三农”为目标,以“扎实推进、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实现双赢”为主线,严格按照省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实施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与哈尔滨市呼兰区、北安市、虎林市的农业科技合作共建工作,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专家坐阵大院农民致富无忧
自去年开展共建工作以来,在北安、虎林、呼兰的田间地头,总能看到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领导和专家忙碌的身影。我省举行的农业科技入万家“春雨行动”中,该学院党委书记张学智、院长李承林带领专家和教授远赴北安和虎林,与30余位专家共同奋战在一线,为农民谋划致富的蓝图。
“以前,遇到生产技术问题,我们是干着急,现在不一样了,有问题,到专家大院一坐,一袋烟的功夫,难题全部解决,要是没有时间来,一个电话就能整明白,这些专家可是我们农民的主心骨,有他们在,遇到问题再也不用发愁了。”虎林的一位农民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细数农业专家大院里坐阵的专家给农民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
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把建设专家大院作为开展科技合作共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北安、虎林、呼兰的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在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的同时,专家们也向农民传送着致富的信息。去年,在学院与北安市农委的共同努力下,从辽宁盘锦市招商引资20万元,在北安市海星镇海星村建起了一处占地1500亩的寒地河蟹养殖基地。在该基地的带动下,北安市的河蟹养殖户增加到20户,河蟹养殖近7000亩。河蟹养殖过程中,水产系的专家经常深入到养殖户家中,进行指导,跟踪问效,使北安的河蟹养殖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去年,该市共产成蟹20万斤,为农民增收300万元。
探索共建模式 实现互惠共赢
“希望通过我们学院专家的努力,发挥学校的科技优势,以合作共建的方式,让农民的科技素质、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和农民收入都有所提高。”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院长李承林的一番话,表明了服务“三农”的决心。
通过院市合作共建,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农业专家不仅为农户解决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而且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积极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而学院也以合作共建为契机,在当地建立起了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场所。教师通过参与合作共建工作,培养了实践能力,推进了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去年,仅北安市就接待了实训学生上百人。
眼下,正值备耕生产的关键时期,黑龙江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的专家们又开始陆续走进共建市(区),和农民一道奋战在备耕抗旱的第一线,为农民拉起致富增收的纤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