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记者亲历探寻神秘地道
2008-04-25 06:22:35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丛明宇 杨 锐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图①戴上空气呼吸器。图②下入地道。图③发现带有编号的石砖。图④发现奇异小屋。图⑤幽深的地道不知通向何方。

 

 

  东北网4月25日讯 昨天关于原七三一部队细菌弹壳制造厂旧址内发现神秘地道的报道,引起众多市民的广泛关注。不少市民打电话希望能早日揭开这段历史谜团。昨天上午,记者会同市文物管理站的专家一同进入地道探寻,希望能够找到有据可查的实物,来揭开地道的神秘面纱。

  20多斤重的空气呼吸器令记者举步维艰

  为了安全起见,消防部门提前为记者和文物站工作人员准备了安全绳、空气呼吸器、腰斧、安全带和强光手电筒。

  20多斤重的空气呼吸器刚背上肩,就令记者感到有些举步维艰。石板的下面是一个竖井,实际高度约5米,宽度仅能容纳一个人进出,两侧砌有红砖。

  记者腰系安全绳缓缓来到井底发现,东西两侧各有一条通道,都有半人多高,宽度不足一米,背上空气呼吸器连转身都很困难。地道顶部为圆拱形,四周用红砖砌成,用的就是现在常见的红砖。出人意料的是,地道内的空气并不混浊,但寒气逼人。

  东侧地道发现带有编号的解放前神秘石砖

  探寻之路先从东侧地道开始。东侧地道路面比较平整,脚下就是土地。两侧墙壁上每三五米就有方孔,两边对称,据介绍,这有可能是安照明灯用的。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在地道圆拱中间约有20米长度的红砖被拆除,露出了水泥板。从红砖接缝看,拆除时十分细心,应该别有用意。

  往前走30多米,地道左侧出现岔道,但已被残土堵住。在手电的强光下可以看到,这条岔道走向北面,在距离残土10米左右又分出两个岔口。出于对安全和建筑的保护,大家没有强行破拆残土,继续延东侧地道前行。又走过10米左右,前方出现亮光,地道开始上坡,行进越发艰难。

  在距离洞口不远处,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块特殊的狭长石砖,上面还带有数字编号。专家们初步推断,这块石砖的年代久远,建国后没有生产过类似石砖。走出洞口后发现,竟然来到了龙江橡胶厂院内的五层灰楼下,也就是当年日本宪兵队的办公楼下。

  记者出来后询问附近的居民,没有人知道岔道的走向具体在哪儿。但有人回忆说,几十年前这里曾经安装有管线,至于管线何时拆除,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如今,在地道出口处有一根几十米长的橡胶管,附近居民称这是用来接地下井水的,已经多年不用了。

  西侧地道出现奇异小屋

  西侧的地道与东侧地道基本相同,但地面上的残土多,部分地段只能爬行通过。专家们介绍,从残土的数量来看,应该是日积月累从砖缝内渗出而形成的,由此推断地道的建造年代很久远。

  在西侧地道内走出20米,左侧出现了一个奇异小屋,屋顶铺有圆木,里面空无一物,难以推测其作用。再往前行,地道右侧也出现了岔道,同样被残土封堵。用探铲试探一下,感到里面的通道交错纵横,难以明确具体走向。在距离西侧出口50米远处,道路被完全堵住,只能隐约看到出口的光亮。推算起来,这处洞口应该在院内大烟囱附近。

  两个多小时,记者在地道内进行了大约300米艰难探寻后,心中的疑问越来越多:地道内曾埋设过管线,但管线为何又蹊跷消失?地道似乎曾经被人改造过,但改造前的样子和改造后的用处到底是什么?即使这条地道真的能够通往平房区,它又会通到哪儿呢?

  专家们还将继续对这条神秘的地道进行勘测考察,同时更希望有知情的市民能够积极提供线索,早日揭开地道谜团。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