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彭玉:一生追着幸福跑
2008-04-25 11:16:18 来源:人民网  作者:肖秋生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彭玉和丈夫陈久荣  

  


  人民网·天津视窗4月25日电:

  彭玉,女,1934年出生于哈尔滨市。哈尔滨市话剧院演员。

  17岁登台,29岁参演第一部电影《千万不要忘记》,主要影视作品有:《月圆今宵》、《空镜子》、《东北一家人》、《候车大厅》、《浪漫的事》、《婆家娘家》、《亲家》、《北京的房子》、《追着幸福跑》等。

  曾获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最佳女主角奖、2007年北京电视台“最佳电视剧女配角奖”等。

  采访手记:

  寻找彭玉约定采访真是不容易。她腿脚麻利,一直在追着幸福跑,不是出国了,就是在剧组拍戏了,好不容易赶上她在沈阳的家中,她却说,很长时间没跟老伴儿在一块儿了,我们得好好牵牵手(她家客厅就挂着一幅她与老伴儿手拉着手在海南沙滩漫步的照片,她给取名《牵手》),时间别太长了,有啥问题赶紧说。随后便是她爽朗的笑声。

  她74岁了,说话、办事那叫一个利索,依然是她在许多电视剧中的形象——幽默、风趣、乐观的老太太!采访这样的老明星,心里的感觉就是——爽!

  观众喜爱彭玉,是源于她所塑造的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譬如,她在《东北一家人》既是牛师傅没心没肺的老伴儿,又是跟儿子牛小伟没大没小的老妈,还是跟外孙玩笑戏耍的老顽童。譬如,她与郭德纲、雷恪生在《追着幸福跑》合作,既是李洪刚严厉、挑剔、是非的丈母娘,又是与李老二矛盾重重且情意绵绵的老伴儿。她把一个又一个老太太演得活灵活现。

  她说,我跟老太太有缘,从29岁就演老太太,演了一辈子老太太。

  她的艺术和人生之路,其实走得挺艰难。

  彭玉出生在哈尔滨一个铁路工人家庭,生性活泼的她从小就爱唱、爱跳、爱表演,从小学到中专都是班里的文艺宣传委员。在哈尔滨师范学校,她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其幽默、自然的表演天赋已经“小荷才露尖尖角”,在小歌剧《瞎子算命》饰演一个算命的盲人。那年,她16岁。偏巧,一天父亲下班回家路过学校,看见了女儿在演戏。看到女儿装扮成男的,还说“我有好几个孩子”。没有多少文化知识的父亲,当时不能理解女儿从事的是艺术表演……

  她回到家,就被父亲狠狠地踹了一脚,严厉训斥不允许她再当“戏子”!

  父亲那一脚踹得很疼,她哭得也很伤心。可是,父亲的粗暴干涉并没能浇灭她对艺术的痴爱之火。师范学校毕业,她被分配到小学当教师。三尺讲台对她来说太狭窄,她向往着更宽广的舞台。于是,她背着父亲,悄悄参加了业余话剧团,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话剧中饰演小角色,演艺水平不断提高,终于考入专业文工团。她不敢告诉父亲自己是演员,而是谎称自己的工作是抄剧本。直到她29岁时,参加电影《千万不要忘记》的拍摄,在北京受到周总理的接见,报纸上发了消息,父亲的同事看了电影,夸奖你的女儿真不简单,父亲才转变了态度。她的父亲很崇敬周总理,总理关切地询问女儿的年龄,不仅是女儿感到骄傲,他这个当父亲的也骄傲啊!


  她的艺术和人生之路颇耐人寻味。

  她从艺很早,“触电”也很早,演过许多角色,却只能“名”在哈尔滨。进入老年,她64岁加入“北漂”行列,却红遍了全国!成为夕阳最红的老太太。

  她的艺术之路分为两个阶段,她的人生之路也收获两次爱情!

  她为什么能够活得这么潇洒?这么快乐?

  就是因为,她一直痴迷地追求着艺术;一直真诚地享受着爱情;一直在追着幸福跑!

  她的第一次爱情发生于哈尔滨话剧院。

  他是一名优秀演员,他们同台演出,日久生情。他请她看苏联电影《幸福生活》,其间,他递给她一卷水果糖,趁着“幸福”的感觉悄声说,我想跟你好,不知你愿意不愿意,你考虑一下,3天后答复我。

  3天后他们在走廊相遇。他问她考虑得怎么样了?她爽快地说,行,处处吧。

  1951年,他们携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他们的爱情结出硕果,两个女儿聪明又漂亮。

  后来,女儿长大了。他曾得意地说,你妈这人好哄啊,一卷水果糖就把她哄家来了。

  她对女儿说,你爸净想美事,那是因为我相中他、爱上他了,要不,别说是一卷,就是一火车水果糖,也甭想哄我动心!

  她对丈夫的爱就是这么真挚,而且,经受了严峻的考验。1986年彭玉正在舞台上红火地演出,不料,丈夫却因脑溢血病倒了。为了照顾丈夫,她申请了提前退休,整天守护在他身边……

  当初,父亲狠狠的一脚,没有把她“踹”下舞台。面对生病的丈夫,她却心甘情愿地告别舞台,以牺牲8年艺术生命,换来与丈夫的日夜厮守,陪伴着丈夫走完他最后的人生路程,给他以温暖的临终关爱,让他走得很安详……

  8年间,她没有接拍一部戏,即使高薪聘请,也断然谢绝。有人劝她掂量一下事业与家庭的分量轻重。她说,呵护丈夫是我唯一的选择,只要他活着,我们就有一个完整的家,别的我什么也不要,我就要天天能守在他身边!


  丈夫去世后,她沉浸在悲伤之中,她把他的许多照片摆在桌子上、挂在墙上。每次从外面回来,总要对着照片说“我回来了”,然后亲他的脸……

  居住在北京的女儿为母亲的健康担忧,努力让她从悲伤中走出来,就劝母亲说,您到北京来吧,这里有些戏可能适合您。

  于是,62岁那年,她成了“北漂”一族。

  她接的第一部戏是饰演一个守公用电话的老太婆,台词只有两个字儿“给钱”!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她的艺术功力被越来越多的导演所赏识,片约不断,在《候车大厅》、《东北一家人》、《浪漫的事》、《花好月圆》、《追着幸福跑》……中都有精彩表演,成为“老来红”的明星。

  她在收获艺术硕果的同时,还收获了一份浪漫的夕阳恋情。她在65岁时再披婚纱,嫁给了前夫的姐夫、她女儿的姑父陈久荣。这浪漫婚姻的牵线人,就是前夫的兄嫂。陈久荣是沈阳医学院的校长、脑外科专家,妻子去世后生活孤独,如果他们能走到一起,互相关爱,那该有多好!这个想法得到两边亲属及子女的支持,大家都来说合……

  她欣赏他的才华和人品,愿意与他结为伴侣,但还是有所顾虑,她问女儿:那我要是真的跟你姑父在一起,你和姐姐还能像以前那样爱我吗?女儿说,正因为爱您,我和姐姐才想这么做呀。我们是您的女儿,到什么时候都爱您啊!……

  1999年4月29日,在小女儿的陪伴下她出嫁沈阳。

  在车站,他的儿子和儿媳抱着99朵玫瑰来接她。陈久荣站在自家的阳台上,远远地眺望着她、迎接着她的到来。她说,我当时的心情特激动,感到好浪漫哟!

  记者:听说结婚后,您将丈夫前妻的照片挂在丈夫的卧室里?

  彭玉:我觉得应该这么做,他前妻是我前夫的姐姐,生前我们的关系非常好,因为生活的变故,她先走了一步,由我替她继续照顾久荣的生活,让她“看”着我们活得挺好,在那边她会安心的,这也是她生前所希望的……对于我的前夫,久荣也是这个想法。在这个问题上,我觉得我们处理得比较好。

  记者:我曾采访过一些再婚老人,有的人就总是纠缠“以前”,恨不得能切断“历史”,结果闹矛盾,甚至因此而离婚。

  彭玉:那样关系能处好吗?有的人就是想不开,糊涂。他对前妻没感情,对你能有感情吗?我老伴儿就看中了我对前夫的感情,他说我是重感情的人,肯定也能那样爱他、照顾他。他是教授、专家,他是明白人啊!


  记者:是啊,您对前夫的爱,特别是卧床8年,您对他的精心照料,真让人感动。

  彭玉:我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既然两个人相爱了,就要对爱负责任。如果一方病了,你撒手不管或者不精心照料,那叫什么人呀?他病了,我比以前对他还好,因为病人的心理脆弱、敏感,有时还烦躁。我给他穿比生病前还好的衣服,让他觉得他不是一个病人。我每天给他按摩、洗澡,在他心情不好时还给他唱歌、跳舞、弹钢琴,想方设法逗他笑。为了锻炼锻炼他的“脑力”,我经常向他“请教”问题,比如,一些国家的总统叫什么名字、首都是哪里等等。他在“教导”我之后,总是嗔怪我不关心时事。我却在心中为他的头脑清楚暗自高兴,对,我是在假装不懂呀!我还故意让他用那只还能活动的手给我挠痒痒,就是让他觉得自己还是一个有用的人,是家里的主心骨。

  其实,爱是互相的给予,我也得到了许多。比如,我把家里的“理财权”交给他,每天买菜时找他要钱,原本也是想锻炼他。他呢,每次最多只给我20元。他说,我得给你攒点儿钱。我在病床前守护了他8年,他给我攒了8年钱!他去世前,用眼睛盯着那个盛钱的小箱子,那里面有他攒下的4万多元钱……他走后,我捂着那个小箱子痛哭,那不是钱呀,它凝结着我们的爱啊!

  记者:您当初为什么不雇个保姆呢?

  彭玉:当时就有朋友为我提前退休、告别舞台惋惜,建议我雇个保姆,别把自己的艺术生命“牺牲”了。说实话,我对艺术的热爱很痴迷,真是难以割舍啊!怎么办?只能顾一头,我就压抑自己对演戏的渴望,甚至不去剧院看戏,用回避的办法让自己心静。即使是很尽职的保姆,也是一种“工作”,对病人有同情,却不可能有爱情,能代替了我吗?他的一个眼神儿,我就知道他需要我做什么,他的表情有一点儿变化,我就知道他的心情好坏……这就是我一直没雇保姆的原因。

  记者:民间有俗话说“百日床前无孝子”,意思是说儿女伺候卧床的老人,时间久了,有人也不那么孝顺了。您对前夫的照料却8年如一日,太不简单了,一定吃了不少苦吧?

  彭玉:苦不苦自己知道。人活的就是个精气神儿,不能成天唉声叹气,如果那样,女儿知道了,心疼不心疼?病人看见了,他揪心不揪心?所以呀,苦日子也要往幸福的感觉上过!以前,有一首歌是唱“八大员”的,我觉得自己就是“八大员”:每天早晨起来去买菜,是“采购员”;回到家做饭,是“炊事员”;吃过早点送外孙上学,是“保育员”;再回家给他喂药,是“卫生员”;给他做按摩、洗浴,是“护理员”……对,我现在还是一个演员!

  记者:应该说,您现在是明星、是大腕儿。已经有人把您称为“中国第一老太太”了,说是与李明启、张玉华、柏青可以并称“四大老旦”。

  彭玉:我也听人说过,借这个机会我得声明:我不承认这个“第一”,我也不愿意当这个“第一”!我觉得在艺术上还差远了。我觉得我的形象和气质只能演老太太,要不,我怎么从29岁就演老太太呢?而且,我还适合演东北味儿的老太太,反派角色我就没演过,当然,有机会我也想试试。《追着幸福跑》就是天津风味儿的喜剧,我虽然在天津也待过一段时间,但是,说天津话就是不灵,所以,在剧中我还是说东北话。人家雷恪生就能说一口地道的天津话,这就是差距,我得向人家学习。


  记者:您对艺术真是精益求精,听说您在刚“北漂”的时候,为了能接个小角色,曝晒自己?

  彭玉:那是有人推荐我去演电影《月圆今宵》中的一个老太太。我去见导演,导演说,您长得太白净了,缺少沧桑感。言外之意,我不行。我说,给我几天时间吧。我在太阳底下晒了4天,天天眯着眼睛看剧本,人晒黑了,脸上还有了几道褶,又找了一件破线衣穿上,戴上一顶老太太常戴的白帽子。导演一看就说,OK,就是她了!

  记者:您演戏是真情投入,一位再婚老人曾对我说,他和老伴儿就是在看了您演的《浪漫的事》,才下决心走到一起的……

  彭玉:能有这样的影响,太好了。在那个戏里,我和那个老头儿在景山上约会,我哭了,他也哭了,那实在是憋得要命。一个丧偶的老年妇女,不容易啊!我是有同感的,我能理解此时此刻剧中人物的心情。我演那个戏,就是想呼吁更多的单身老人,冲破旧的传统观念,寻找自己的夕阳之恋和晚年幸福!有些老年人再婚时总是顾虑重重,怕儿女反对、怕别人说闲话……你怕啥?老年人再婚是受法律保护的,老年人也有爱的权利呀。

  记者:您追求的是纯洁的爱,听说您再婚时对物质一无所求?

  彭玉:是呀,那些东西都是身外之物,要它有什么用?我有退休金,还能演戏挣点儿钱,这就足够啦。所以,我第一次到陈家,看到160多平方米的房子,吓了一跳。我当着久荣和他儿女的面开玩笑说,哎哟,这么大的房子我可不要。这房子都是你们的,我就要你爸爸一个人。其实,这是我真心的表白和承诺。在女儿和亲属为我们说合这桩婚事的时候,我就考虑好了,我不想今后两个人生活在一起的时候,我能得到点儿什么东西。那些东西是他和前妻的共同财产,将来也由他的儿女继承。我需要的是两个人的感情,是两情相依,能得到这样一份爱,就足够了!

  记者:听说您在得到这份爱情的过程中,还有一段小插曲儿,陈老师的老同学中有人不看好这段婚姻?

  彭玉:这也很正常,他的老同学关心他是好事。搞医学的人,可能对搞艺术的人接触、了解得不多,以为搞艺术的人都像戏里演的那样。他了解我,他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可是,他的老同学不了解呀。所以,在他们的一次老同学聚会上,我主动发言。我说,我剖析一下自己,我的职业是演员,但我的性别是女人。凡是中国女人能做到的事,我都能做到。我既能做贤妻,也能做良母。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要爱人家就爱到底,不要三心二意。给我现在丈夫的爱,我也全力以赴,我就这么做人。


  记者:这是您的“爱情宣言”啊!而且,您做到了,做得很好。很快就到您结婚9周年纪念日了,给读者讲讲你们的浪漫爱情故事吧。要不,先说说家里的这幅《牵手》照片?

  彭玉:这张照片是我们在海南岛度蜜月时照的,还有许多照片。开始,他还有些拘束,说照相就一本正经站得笔直,挺严肃的。我说,咱们得把真情实感表现出来,我需要表达自己的感情,就主动牵着他的手。我打着小伞,他戴着草帽,我们在海滩上手拉着手一起往前走,玩儿得很高兴的时候,我就喊别人“快拍,快拍”!人家就给抓拍下来了。

  我们给这张照片取名《牵手》,就是表示我们要牵着手,一起走过夕阳美好的时光。对,直到如今,只要我们两个人走在路上,就总是携手相互扶持。

  我长这么大,没过过情人节。那天,在女儿的提醒下,他送我一枝玫瑰花;我送他一盒巧克力。赶时髦,像年轻人那样浪漫,我们感觉挺好的。

  如果我在外地拍戏,离开的时间稍长一点儿,他准跑到剧组来看望我。但他医院那边还有工作,也不能总去。我们就保持“热线联系”,每天至少通两次电话。要是有夜戏(夜间拍戏),我会提前告诉他。怎么说呢,我觉得我们老夫妻之间的互相思念、依恋的劲头儿,比年轻的恋人一点儿也不差。

  记者:您在晚年,不仅焕发了艺术的青春,也焕发了生命的青春,老来红火,活得令人羡慕。您活得这么快乐、这么幸福,有什么秘诀吗?

  彭玉:算不上什么秘诀,就是这么多年,我从生活中悟出的一条幸福经验,这就是——要热爱生活,要爱子女、爱家、爱生活,当爱情到来的时候,就勇敢地拥抱爱情,享受生活的幸福!

  记者:您是老来忙,在不拍戏的日子里,您最想做些什么?

  彭玉:我喜欢唱歌,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喜欢营造一个抒情的环境,亲人间可以敞开心扉互表情怀。我喜欢唱很抒情的歌曲,比如邓丽君那很缠绵的歌。在不拍戏的日子里,有时陪着老伴儿跳舞也是幸福享受。我和老伴儿都爱跳舞,各种舞都能跳……当然,我们最喜欢的还是“自由迪斯科”。老人跳舞就是在欢乐中活动腿脚、锻炼身体,迪斯科的动作不受限制,跟着节奏,你可以尽情地发挥。比如,我今天觉得这个胳膊有点儿发酸,我就可以多活动胳膊,这条腿有点儿发紧,就多活动腿。人老先老腿,爱跳舞的人腿脚灵活就不容易衰老。跳舞能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唱歌能改善肺活量,对老年人都是有好处的。

  记者:我听明白了,您的意思是说,享受幸福的生活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彭玉:是呀,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也是幸福的本钱,正因为我有了好心情、有了好身体,才能拍戏,才能给观众奉献一个又一个感人的“老太太”形象,逗大伙儿开心。我和雷恪生与郭德纲合作拍《追着幸福跑》,这个戏的名字太合我的心意啦!我认为,人活着,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快快乐乐的,就得一直追着幸福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