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8日讯 社区居委会不再是“老大妈”“一统天下”,而是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的“三马驾辕”。这是齐齐哈尔市龙沙区社区居委会改革后的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敢为人先
2006年下半年,龙沙区以江安街道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对街道社区管理体制进行旨在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剥离社区居委会行政职能、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脱胎换骨式改革。
他们在街道层面上,设置街道党政综合办公室、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和街道社会化服务指导中心三个内设机构的运行方式;在社区层面上,设置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服务站三个组织机构,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实行领导,以社区群众代表大会为组织形式进行决策,以社区服务站为行政办公机构进行执行,从而构筑起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统一领导,各职能部门事权充分下移、职能合理延伸,社区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区服务站三种组织形式各负其责、统一协调的街道社区管理新模式。
行政:高效快捷
在新的街道社区管理体制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设置了民政事务、劳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城建环保、社会稳定五个办理处,最大限度地减少群众到区里、到街道往返办事的手续和次数,缩短办结时间,节省行政费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还针对各职能部门下移或延伸职能的特点设计施行了两种办理途径。一种是“常驻式”,即由下移或延伸事权较多的如劳动、民政、建设等部门向街道长期派驻工作人员。另一种途径是“轮转式办公”,即在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设置“轮转办公”服务区,界定无法下移或延伸职能的部门到街道现场办公的频率和时间,以解决街道行政权限不具备资质和职能部门部分事权无法延伸的问题。
服务:全面周到
去年底,江安街道一厂社区社工对辖区居民进行入户走访时了解到居民刘桂萍家生活陷入困境。原来,十几年前刘桂萍夫妇双双下岗,靠打工维持生活,刘桂萍又身患癌症,债台高筑,生活难以维持,已失去生活的信心。社工王宏将情况向社区党委书记李政新作了汇报,李政新立即带领低保工作小组入户慰问,并将情况如实上报江安街道办事处,为刘桂萍一家申请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与以往一个“老大妈”面对千家万户不同的是,龙沙区实行的街道社区管理新体制中,增加了社区工作者的职责。在龙沙区,每名社工除负责1到3项行政事务的领办、代办职能外,还负责1000户左右居民的表簿卡册管理和日常受理工作,江安街道的社区服务站已为所有入户登记的居民建立了家庭档案,每一名社工对自己负责的居民状况都如数家珍。
经过1年的实践,江安街道社区管理体制改革获得了成功。社区资源利用更加科学,在体制上解决了政社不分的问题,又还原了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组织的本来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