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科教·就业  >  科教
搜 索
化学不要陷入4个误区——2008中考名师报告会实录
2008-04-29 07:34:48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以不变应万变

  临到中考,如果没有完整系统地看一遍课本,没有对知识进行归纳、梳理,没有把老师讲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这样的复习效果就不理想。

  通过市模拟考试的检测,部分同学们会感到成绩不够理想,试分析一下原因,请各位同学静下心来想一想,书上重要的概念、课后习题、活动与探究、情景素材、各种插图、表格、讨论、单元小结、资料等内容,你头脑里真正记住了多少?

  例如:与二氧化碳有关的知识

  首先,应该能够回答出学完本课你应该知道的内容。

  其次,应该掌握总复习时老师归纳的知识点:l、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4、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5、二氧化碳的用途;6、碳酸根离子的鉴别;7、二氧化碳含量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8、温室效应。

  再次,应该了解与这些知识有关的考点。如:I、除杂质(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2、用化学知识解释问题(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要做灯火实验)。3、综合实验(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药品、原理,会选装置和仪器,会画装置图等);4、科学探究(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等);5、理化综合(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从而改变气体压强使气球体积膨胀或液面上升等);6、物质鉴别(鉴别氧化钙和碳酸钙的方法):7、感悟与建议(温室效应给我们带来哪些危害?为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我们可能采取哪些措施?)

  如果我们将每一课题的内容都能做到了如指掌,那么在中考中一定会取得理想的成绩。

  《考试说明》是有关专家认真研读《化学课程标准》后编写的,是中考命题的依据。因此,要认真对照《考试说明》检查有关知识点是否过关,明确考试的具体范围、内容和要求,做到心中有数。2008年中考化学范围,以2001处7月教育部订的由北京师大学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为考试范围的主要依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主要有: (一)科学探究;(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四)物质的化学变化;(五)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部分内容。同时参考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7月黑龙江第一次印刷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书》(五四学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和九年级全一册,以及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编著,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7月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下册)。

  社会的热点问题很多都是中考的重点问题。2008年有关奥运的命题可能会是各地中考命题的热点。另外有关环境问题如水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酸雨、温室效应、白色污染等;能源危机与开发新能源问题。防火、防爆、防毒等安全救助知识;流行病的预防;维生素、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等知识,以及科学新发现、新技术等。

  这类题目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与灵活应用,又培养学生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还体现化学这门学科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的时代主题,所以考生应密切关注这些方面的有关信息,并将其与所学化学知识相联系,适当的进行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争取做到应对自如。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