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9日讯 哈尔滨市政府新闻办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今年哈尔滨市惠民行动项目进展情况。据介绍,项目进展情况良好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到目前,在惠民行动八大方面、30个大项、60个子项中,已有8个子项提前完成全年任务,占总数的13.3%,有52个子项正在按计划推进,占总数的86.7%。
学有所教 打工子弟全入公办校
已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的59万余名中小学生100%免费提供了教科书;为3万余名农村寄宿学生100%提供了生活补助费;为1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城镇低保家庭学生100%免除了杂费并免费提供教科书;共有5.5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00%进入了城市公办中小学校就读。中等职业教育学生上半年2045万元资金已下拨到位,下半年应发放的2005万元资金将在下学期开学后全部发放。全市2.7万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00%享受到每人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资助500名城市低保家庭大学生、400名农村贫困大学生、300名贫困残疾人大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入学费用项目,调查摸底工作已经结束,6月份资助工作将全面展开,预计10月末完成。
劳有所得 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
新增城镇就业3.2万人,完成计划的37.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比计划目标低1.4个百分点。通过开辟就业渠道,转移农村劳动力105万人,完成计划的86%。全市对零就业家庭实行“托底”式安置,已安置就业432人,保持了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的目标。完成了失业准备金标准上调后所需资金的测算,有关部门正在进一步协调,待报省相关部门批准后执行。
病有所医 参保人住院负担下降
医疗保险参保城镇职工住院起付标准预计平均降低20%,住院医疗费个人负担比例预计降低2-5个百分点,同时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由2.6万元调高到5.2万元,上述工作将于5月1日正式实施。对部分可不住院病种由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给予适当补助的实施方案正在进行调研论证之中。建筑企业为1.5万名农民工缴纳了工伤保险,完成计划的10%。全市共有344.09万农民参合,已提前超额完成参合农民340万人的目标任务。
老有所养 将全面推广居家养老
已有11所农村敬老服务中心启动建设,其余9所正在履行立项审批手续,年底前将全面完成20所(3000张以上床位)农村敬老院整合建设任务。初步确认全市有3500名老人符合居家养老条件,已确定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对象标准,出台了《哈尔滨市关于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预计11月末前,全市将全面推开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
住有所居 年底新增3600廉租户
主城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确定的17个项目,现已启动8个,拆迁面积69.9万平方米,完成计划的69.9%。农村“康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项目相关部门正在进行现场踏查,待综合评定后,即下达市补资金项目年度计划并开工建设,预计11月末完成新建改造农房100万平方米任务。《哈尔滨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办法》4月1日已开始正式实施。目前对新增受益户的廉租住房保障资格审核工作正在进行中,12月末将完成新增廉租受益户3600户任务。
弱有所保 低保救助金6月末到位
《哈尔滨市低收入困难群众认定暂行规定》正在履行发布程序。市政府已发布通知,将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标准确定为305元。市区低收入家庭分类救助工作,计划6月末前将救助金发放到位。11月末将完成10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完成了残疾人托养服务培训指导中心的选址和立项报告的上报工作,11月末将完成建设任务。
便民服务 户口迁移实行一站式
市群众诉求服务中心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预计6月上旬开工建设,11月末前竣工投入使用。全市居民户口迁移实行“一站式”服务工作,已经在全市开通使用。新增、更新公交车辆45台,完成计划的37.5%。调整、延伸的10条公交线路中,已经开通1条,另有3条线路的前期调研工作已经完成。健身路径安装申报工作已经结束,11月末将全面完成安装健身路径1200件(套)任务。
宜居环境 已治理129处污染源
城区绿化工作全面展开,目前已植树31.5万株,完成计划的28.6%;新增绿地面积300公顷,完成计划的34.8%。出台了《2008年全市旧有居民庭院设施改造建设实施方案》,各区庭院、广场规划设计工作已全面完成并进入招投标阶段,5月上旬将陆续开工建设。已治理城区129处污染源,完成计划的18.4%,年末前将全面完成700处污染源治理任务。完成了路灯杆报警地理信息定位系统基础数据统计工作。已安装临街门市灯16241盏,占计划的43%。安装行业场所监控摄像头9360处,占计划的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