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4月29日讯 题:百姓心目中的“北极光”——记“爱民固边模范边防派出所”北极边防派出所
东北网记者 邵奇
在伟大祖国版图上,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乡是最北端的地方,被誉为“神州北极”。这里年平均温度摄氏零下2.4度,冬季最低温度可达摄氏零下52度,无霜期仅有86天。由于这里的特殊地理位置,到夏季夜晚天空中偶尔会出现神奇的北极光。
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大兴安岭支队北极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就常年驻守在这里。在这样的高寒禁区,北极边防派出所一代代官兵,不仅在这里扎下了根,更以爱民固边的赤诚之心,书写下了“驻守高寒禁区,为民服务无盲区;环境艰苦气温低,工作标准不降低”的座右铭,克服了天气寒冷、环境恶劣等困难,恪尽职守,扶危济困,创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边境环境,成为黑龙江省公安边防总队爱民固边的一面旗帜,被当地百姓亲切地誉为心中的“北极光”。
为民服务“无盲区”
“危急时刻,他们就像北极光一样闪耀在冰天雪地里,照亮着我们回家的路,温暖着我们被冻僵的心……”
这是北极中心小学学生在主题班会上朗诵的赞美北极边防派出所官兵的诗。是什么事情让学生们如此感动?
2007年五一的前夕,北极中心校20多个学生放假回家,当大客车行驶到距北红村6公里的时候,由于路面出现大冰包,客车瞬间侧翻到了悬崖的边上,稍微一动就会翻进旁边十几米深的悬崖下,全车人谁都不敢动弹,几个女生吓得都哭了。
驻村民警王频频和王强接到报警后,借了村里的一台拖拉机快速赶往出事地点。赶到现场后,他们首先用钢丝绳把客车固定住,在固定过程中,钢丝绳砰得一声断开,把王频频的脸部蹦伤,鲜血直流。他忍着疼痛,和王强一起费了好大力气总算把车固定住。接着,两人拿来撬棍把车窗玻璃打碎,然后小心翼翼地冒着生命危险爬进去,先把吓得瘫坐在车厢里的学生一个一个的营救出了,之后再去冒险营救其他乘客。乘客全部营救出来后,两人想用拖拉机把客车拉出来,但没有成功,之后又返回村子找来吊车,一直折腾到第二天凌晨2点多,才把客车拉出了。事后,被营救的学生王广春感激地说:“如果派出所的叔叔不及时感到,恐怕我们就没命了!”
边关刺骨风,难阻警民情。 2006年冬天的一天,漠河县政府送给北红村的80头扶贫牛,在押送路上遇到风雪的牛群走散了。这对于北红村来说不亚于一场灾难!危机时刻,驻村的两位民警立即出动,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走进咆哮的风雪中,去寻找百姓心中的希望。
当两个民警赶到现场时才发现情况十分的危机,原来,80头牛分成了4帮,分别向4个不同的方向散去,而现场只有3个赶牛的人,已经累的气喘吁吁手足无措。此时,一头怀孕的母牛掉进了冰窟窿里,民警王强为了救出牛,他的一只脚掉进了冰窟窿里。当他和另外一名战友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难搜寻,终于把丢失的12头牛找了回来时,王强的鞋和脚早就冻在了一起!回到村里,村民用雪不停地给王强搓腿脚,这才保住了他的脚,否则就会冻残疾的危险。村书记王歧山很感激地说:“没有他们不及时赶到,牛不知损失多少呢!”几年来,北极边防派出所官兵平均每年参加大小规模的雪灾车祸等抢险救援50余起,共挽回经济损失3000多万元。
亲民助民誉满北极
北极边防派出所担负着173公里边境线和2380平方公里边境管理区的公安边防保卫任务,辖区有3个自然村一个林场,1245户,3132人,辖区面积是香港的两倍。
针对辖区地广人稀的特点,为了保证走访率,这个边防派出所推行了“群众外出,我巡防;群众休息,我走访”的弹性工作法,还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北红村、洛古河村和林场设立3个警务室。民警通过“串百家门、记百家人、熟百家情、办百家事”,对辖区人口熟悉率全部达到了100%,警民双向熟悉率达到95%以上。
村干部一提起外勤民警都佩服的直竖起大拇指,说,外勤民警熟悉人口比他们都厉害呀!为了便民,派出所印制了“便民服务指南”宣传单,发放“预约走访卡”,并将承诺制度公开上墙。在各村屯开办“警官接待日”和“警民相约警务室”,为群众提供法律、业务咨询,解答群众提出的疑难问题。
在北极乡,边防派出所的警车就是“邮政车”、“货郎车”和“送子车”。在距乡政府120公里和88公里的北红村、洛古河村这样的无电的无常电、无班车、不通邮的“三无”村,只要警车一进村,乡亲们就会围上来,车上有民警给他们捎来的信件、邮包和村里小卖店买不到的小商品。在乡里驻校的学生放假都到派出所问问有没有“顺风车”,只要有,民警们二话不说就捎上,一直送到村里的家门口。去年,在办理二代身份证时,派出所公开承诺24小时办公,为解决北红和洛古河两个村200余户500余名群众办证的难题,派出所自费租车将照相设备运送到村里。两村有90%身份证都是民警亲自送到群众手中的,仅此一项就为群众节约费用4万余元。75岁的北红村李大爷感到地说:“派出所的人专门来俺们村子相照,方便俺们群众呀,这不就是为人民服务嘛!”
该所始终视助民为民为己任,积极采取建档长期帮,结对儿重点帮,发动社会共同帮等措施帮扶辖区弱势群体,实现帮扶率100%。他们创造的“十户联帮”的扶贫模式,2年内帮助5户17人顺利脱贫,实现200多人的再就业。几年来,派出所共与辖区7户孤寡老人、14户贫困户、11户外来人口结成了帮扶对子。民警们还同10名贫困生结成“1+1”助学对子,每年为每个贫困生捐款300元。
北极村有个叫张玉潘的村民,夫妇俩体弱多病,家庭困难,派出所的民警义务承担起了帮扶俩个女儿读书的重任,每年过春节,派出所就把两个孩子接来,与官兵一起过年。小姐俩十多岁了还没有过过生日,派出所的叔叔就特意去县里定做了大蛋糕给她们过生日,高兴的小姐俩一边吃蛋糕一边摸眼泪。为让张家脱贫致富,民警捐款4000多元,为张家改造了翻修,把旧房改造成了家庭旅店,使张家每年有了四五千钱元的固定收入。张玉潘夫妇俩逢人就讲,派出所对他们全家太好了,比亲兄弟还要亲呀!
爱民固边堪称典范
在北极乡采访,记者发现这里的村民外出从不锁门,把门一挂或者把锁朝门鼻子上一挂就出门了,根本不用锁门。据介绍,在北极村群众外出很少锁门,这里很安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已经基本生成。来过这里的游客都称赞这里是“世外桃园”。北极边防派出所的官兵心里最清楚,这样的治安状况来之不易。为了打造平安和谐辖区,这个派出所大力推行勤务方式改革,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精力围着警情转”的原则,建立和完善了错时工作制、巡防工作制、警种协作制,变静态勤务为动态勤务,变等案上门为出门巡访,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几年来,这个所以预防为主,依托群防群治组织,构建警民联动的治安防范大格局,先后组建了4个治安联防组织、18个联防小组、87个“十户联保”组,形成了人人都是治安员、巡逻兵的治安大防控网络。坚持“教育走在纠纷前、化解走在激化前、控制走在扩大前”,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化解在基层。几年来,共妥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60余件,连续八年未发生刑事案件,“两抢、两盗”案件控制率达100%,没有发生大的边境事件。
所长范坤义说“民意胜过天,民心是杆称,百姓的事再小在我们这里也是大事。”他们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由于他们在爱民固边中,踏踏实实为群众做实事好事才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和爱戴,也得到了上级的肯定。仅2004年以来,这个所就20多次受到各级表彰,2005年7月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一级公安派出所,并授予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2005、2006年连续两年被团中央和公安部命名为全国“青年文明号”,连续5年被公安部边防局评为基层建设标兵单位,2007年8月,被评为全国公安边防部队群众工作标兵单位。有30多人次立功受奖,1人被公安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1人荣立个人二等功。2008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把北极边防派出所列为全国公检法系统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精神6个典型之一。
几年来,这个边防派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耐得住高寒,亲民为民尽心尽力;耐得住寂寞,为民护民尽职尽责”的北极精神,赢得了当地百姓的爱戴和赞誉。如今,北极边防派出所的官兵,正以这次命名大会为契机,以高昂的斗志,以亲民、为民、爱民的更高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