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日讯 昨天,哈尔滨市遭遇入春以来天气最多变的一天——清晨起大风就卷着沙尘袭来,把天空刮成了一片昏黄;正午十分,天色昏暗到了极点,仿佛进入夜晚一般;13时许,随着一场阵雨的降落,风速开始减弱,昏黄的天也放了亮。省气象台专家称,昨天哈尔滨市遭遇了今春首场扬沙天,正午瞬时风力达到了9级!市气象台昨天发布大风蓝色预警信号,提醒市民密切注意防风防火。
出门就眯眼睛
昨天上午9时许,市民杨女士刚一走出家门,就被风沙眯了眼睛。“好大的风!”她赶紧加快了脚步。昨天不少市民都被不期而至的大风吹得措手不及,人们走进办公室或回到家里的第一件事,都是用纸巾擦去脸上的灰尘,或干脆到水龙头下痛快地冲洗一番。
记者昨天在街头看到,街道两侧的树木和花草在大风中左右摇摆,个别新植的小树禁不住风吹几近夭折。街头的一些广告牌匾,被大风刮得哗啦啦响,有的看上去摇摇欲坠。
据省气象台观测站专家介绍,昨天上午哈尔滨市普遍出现6级以上大风,每秒风速达10米以上。11时后风速略有减弱。但12时22分,瞬时风速突然增至21.7米,达到了罕见的9级大风程度。
昨天没刮沙尘暴
“是不是刮沙尘暴了?”昨天中午,面对入夜一般的昏黄天色和肆虐的大风,许多市民发出这样的疑问。
对此,专家表示,昨天中午12时57分到13时05分,哈尔滨市设在香坊区的观测点数据显示,能见度最低降到了6公里左右,短时间内达到了扬沙天标准。不过,根据肉眼判断,该时段哈尔滨市市区多数区域天色异常昏暗时,最低能见度应该降到了2至3公里,但远未达到沙尘暴的程度。“刮沙尘暴时能见度将降到1公里以下,几乎看不到人。”专家解释说。
老人儿童需防范
据气象和环保部门有关人士介绍,对于北方城市,每年春季都是沙尘天的多发季节,近年,随着哈尔滨市生态治理进程的推进,扬沙天光顾的频率正逐年减少。不过一旦出现大风扬沙天,市民一定要注意采取防护措施,因为风沙中夹带着各种致病细菌,对老年人、儿童及过敏体质者会带来较大危害,大家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
据悉,随着昨天午后降雨的来临,哈尔滨市风力明显减弱,扬沙天也宣告结束。而“五一”小长假期间,哈尔滨市风力多在3到4级,同时天气晴雨相间,市民节日出行要注意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