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7日讯 安徽及其他省份连日来发生手足口病受到百姓的广泛关注。昨天,记者采访了解到,为加强哈尔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哈尔滨市召开了全市儿童保健机构防控手足口病紧急会议,所有托幼机构将加强每日晨午检,各医疗机构发生手足口病患应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据介绍,哈尔滨市每年都有手足口病病例发生,一般6到7月份为多发季节,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因此,托幼机构成为预防手足口病的主要场所,哈尔滨市要求各托幼机构建立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和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全体教职工,包括保育员在内进行相关知识培训,重点进行晨、午检,其主要检查孩子是否发烧、手足口等部位是否有皮疹或疱疹等,如果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向有关部门上报。同时,儿童活动场所要保持通风换气,每日对玩具、餐具、门把手、桌面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并保证孩子个人卫生整洁,饭前便后需洗手。
据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王健介绍,“五一”前夕,市疾控部门已对全市托幼机构进行了监测,并将托幼机构、医疗机构纳入重点疫情搜索范围,各级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应及时报告,特别是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法定传染病管理后,发现手足口病患者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报告,发现多发趋势,某托幼机构有3人以上多发趋势要及时电话报告,保证这些重点部门做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全市还启动了自动预警系统,如果哪里发现多名手足口患者,系统将通过网络、通讯,立即发送到工作人员手机中。目前,疾控部门正在积极进行病毒采集、分离、病理分析。此外,为了广泛宣传手足口病的预防知识,疾控部门将在全市各区县托幼机构、社区等地发放20万份手足病知识宣传单。
市儿童医院传染科主任秦英主任提醒家长,手足口病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牙具、玩具、食品、飞沫、以及皮肤、粘膜疱疹液等为途径传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最好的预防手段,不喝生水,吃熟食,生活用品、玩具要定期消毒,被褥定期晾晒,加强室内通风,尤其是要勤洗手,洗手时应注意仔细“搓洗”。此外,虽然成人很少患手足口病,但成人却可以携带病毒,因此除了确保孩子的个人卫生外,家长同样要讲究个人卫生,及时消灭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