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7日讯 早在2003年,记者就听说过一座“神奇”的楼———那一年,这座大楼职工的子女中,出了一个高考“状元”、一个中考“状元”和一个中考第二名。
当时以为,也许是一个“偶然”。
一晃5年,日前记者的一次采访中,再次听说了这座大楼里“下一代”们的“神奇”故事。随着采访的深入,记者发现仅以近10年为一个周期,这座大楼里的“下一代”们就有6人考取了北大清华,有七八个人考取了哈工大,人民大学、上海交大、厦门大学、新加坡大学等著名学府里也都有这座楼的孩子们的身影。中考时,最多的一年有9人同时考入哈三中统招。
这座楼,就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同一个方阵,“下一代”如此优秀,绝非偶然。
受家庭氛围影响酷爱读书
在中医大二院供应室王力争的记忆里,女儿上小学时的一句话至今记忆犹新。
王力争的女儿赵聪,2003年以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光华学院,现就职于北京的一家美国基金公司,年薪20多万元。赵聪的小学是江沿小学,初中是113中的普通班。王力争说,赵聪的出类拔萃缘于家里良好的学习氛围。
赵聪的父亲在省水产局工作,在赵聪儿时的记忆里,爸爸只要在家总是在读书。上小学的赵聪被老师问及“你爸爸妈妈在哪儿工作”时,赵聪回答:“我妈妈在医院,我爸爸在学习。”
2003年哈尔滨市中考第二名、2006年考取北京大学的张楠,小时候对父亲也有一个特别的印象。张楠的母亲孙月霞在中医大二院宣传科工作,父亲是哈尔滨铁路法院的法官。父亲每天都在家伏案写材料,至今还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上了小学的张楠常常说“我爸爸是写材料的”。
受家庭氛围影响,上学前赵聪和张楠就已识字一二千,而且非常爱读书。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酷爱读书是中医大二院“下一代”们的共同特点。
相互影响传承“育儿经”
在中医大二院,职工们相互“攀比”的只有一样———孩子的学习。同事们之间很少唠家长里短,但是谁家的孩子取得了什么成绩,大家往往会扎堆取经。
“成才没有固定模式,但好的方法是可以相互学习的。”中医大二院心电室医生贺燕说,同事们都很积极地把家里的“育儿经”无私推广,好的书籍相互传阅。
贺燕的女儿贺涵2000年被保送到清华大学,随后又被保送读清华研究生。贺涵的日记、文章写得非常好,应同事们的要求,贺燕就把好的文章复制,供同事们的“下一代”学习。
张楠中学时所记的笔记,被老师称为“样本”,他的笔记和学习态度也成了弟弟妹妹们效仿的楷模。高考刚结束,他就把作文默写出来,传给弟弟妹妹们看。
现在,中医大二院“低年级”的孩子们也已崭露头角,尚颖的儿子在继红小学三年级,连续三次考试在全班取得第一名。中医大二院院长孙忠仁对女儿的学习一向很“低调”,然而小姑娘在中考时一鸣惊人,考了全市第五名,目前在哈三中也是尖子生。
勤于思考不培养“书呆子”
扑克、麻将、电子游戏,往往是每一位家长培养孩子时的“禁区”,但这一理念在中医大二院的家长们眼中被完全“颠覆”。
贺燕说,孩子小时候家里打麻将,她也让贺涵上桌,孩子既可以放松,也可在打麻将中锻炼反应能力。她还常常陪女儿打扑克、打球、唱歌……“学习好不能代表孩子综合素质高,但综合素质高必须有学习好的一面。”张楠不仅中小学的考试中次次名列班级前茅,游泳、打球更是强项,电子游戏也玩得很棒,上高中时每周六回家,大都会玩上三四个小时。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些孩子在性格中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控力很强。不论玩什么,说放下马上就放下,这是从小被家长培养的良好习惯。
勤于思考、勤于探索,也是这些孩子的共同点。孙月霞讲述了儿子张楠这样一件趣事。高考结束后,孙月霞带儿子去云南旅游。在一些玉品商场,其他的大男孩都不下车,张楠却走进去研究好玉与劣玉的不同。在一家卖精油的店铺,张楠不顾这是女人聚首的地方,让售货小姐往自己手上抹不同的精油。他说,只是想对不了解的领域进行认知,拓展知识面。当年张楠报考的是北大数学系,他认为数学比较精深,是一门很有挑战性的学科。
培养健康心态做孩子的朋友
贺涵从不避讳自己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因为从她懂事起,妈妈就告诉她“要从容体会生命的滋味,人生就是酸甜苦辣,酸与苦都是宝贵的财富。”
贺燕与贺涵是一对浪漫的母女。每年圣诞节,贺涵都会收到妈妈用红袜子装的礼物,她也常送给妈妈诸如《心灵鸡汤》等书籍。贺燕说:“培养孩子自信、阳光的心态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孩子长这么大,我从没因为她没考好而说她一句。”王力争说,她与女儿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你要相信她、鼓励她,给她自信的人生。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要培养他读书、爱思考、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不是教他小学课本。”孙月霞说,老师夸张楠学习好,是因为他能充分利用课堂45分钟,从不熬夜,平常晚上9时就睡觉,即便高考临近时,每天只要学校熄灯就睡觉,从不开夜车。“从小养成的好习惯、自我学习能力受用终生。”家长们如是说。
采访中,记者深切地感到,中医大二院的家长们用浸润式、鼓励式的教育取代了家长式的教育,家长与孩子是可以进行心灵沟通的朋友。同时,配合科学合理的引导方式,最终造就了这些“神奇”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