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地方新闻
搜 索
齐市未发现手足口病例
2008-05-09 09:03:47 来源:东北网-齐齐哈尔日报  作者:刘丽芳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齐齐哈尔5月9日电 自今年3月上旬,安徽省阜阳市出现儿童感染手足口病例之后,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多省区也陆续发现手足口病例。如何认识这种病?齐市目前是否有此病例?它的传播途径有哪些?如何预防?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徐昆亭。

  问:什么是手足口病?

  答: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发病后症状轻微,以身体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和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的脑炎、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少年儿童和成人也能感染此病,但感染后多不发病,但作为隐性传播者也能够传播病毒。

  问: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常见的有几种?

  答:有三种:肠道病毒71型(EV71)、A组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病例的比率较大。这种病毒传染力较强,容易引起暴发或流行。目前我国发现的病例大多以EV71病毒感染为主。

  问:手足口病的流行概况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曾经流行过。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告这种病例,1958年才分离出病毒,1959年正式命名为手足口病,所以说,该病已有50年的历史,并不是新发传染病。我国于1981年在上海省次报告这种病例,此后在南方省份和东北的吉林也曾有过流行,但是由于这种病症状比较轻,流行也并不广泛,所以在2004年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并未将此病列入法定传染病。

  根据今年该病的流行态势,国家卫生部从2008年5月2日开始,将手足口病列入到法定传染病的丙类进行管理。这意味着,从5月2日起,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部门对该病将在疫情网上进行直报。

  问:当前,齐市有没有手足口病例?

  答:目前,该病在我国16个省份都有病例,病例接近2万例,死亡29人。截至2008年5月7日24时,我省报告发病病例已超过150例,涉及10个地市。截至目前,齐市和绥化、大兴安岭地区还没有发现病例。从我省报告的病例情况来看,95%以上的患者都是7岁以下的儿童。根据该病发病规律,高发季节是在6、7月份,近期病例还将会有所上升。

  问: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是什么?

  答:手足口病的患者和少年儿童、成人隐性感染者均是该病的传染源。传播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消化道;一个是呼吸道。消化道的分泌液、粪便与人接触后易致人感染。病人的唾液、呼吸道的飞沫也是一种传播途径。健康人群和易感人群接触到病人的疱疹液,或接触到病人污染的衣物、床上用品、餐具等等均可造成传播,但是这种病并不可怕,因为人类和这种疾病斗争已有5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的死亡率非常低。这种病可防、可控、可治愈,大家不要有恐慌情绪。

  问: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答:我国专家组推出了预防该病的15字的口诀: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专家推荐湿、搓、冲、捧、擦五步法。在这种情况下,搞好儿童个人和托幼机构、家庭卫生环境的整洁,是预防该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措施。严格遵守这些方法,可有效地防控该病发生。为了方便市民咨询,市疾控中心提供了咨询电话:2331775。

责任编辑: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