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9日讯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全文如下:
发展靠什么,动力活力哪里来?就是要靠深化改革,靠扩大开放,从改革开放中来。
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打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通过改革开放,我们国家成功地进行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领域的深刻变革,探索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通过改革开放,我们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创造活力,极大地激发和聚集了全社会的能量,使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可以说,改革开放使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使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社会主义中国的生动气象。
黑龙江同全国一样,也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更好发展,必须要坚持不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速度,要效益。实事求是地说,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许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还不熟悉;妨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和弊端还没有完全消除;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我们过去从未遇到过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出现的问题,也只有靠深化改革。也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上层建筑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取得突破性进展,进一步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真正使黑龙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这是最佳良方,别无他策。具体改什么、怎么改,要从实际出发,不能搞一刀切,但必须要改,要动起来,而且动真格的。总的要求,就是要围绕又好又快的经济发展目标深化改革,在加快转变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要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一、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资源开发向依靠资源开发、资源加工转变。特别要大力发展现代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努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油、煤、气深度加工业,大力发展生物、信息等新的支柱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要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改革,按照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场联村、以企联户的新机制,努力形成城乡企场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要充分发挥我省的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围绕大力推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深化改革,要通过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建立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转化政策体系、激励机制、市场环境,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围绕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尽快形成各种所有制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特别要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增强国有经济活力。要通过深化改革努力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开通多种融资渠道,形成多元投资体系。要大力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多种产业、多种所有制形式竞相发展的新局面。要通过改革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发展各类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总之,需要改革的内容很多,就是要紧紧围绕发展的目标,通过改革来促进发展,加快发展,更好发展。
没有革故鼎新,不能推陈出新,就不会有历史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让我们振奋起来,发动群众,真抓实干,共同开创黑龙江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