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月将在黑龙江省举办
2008-05-11 07:17:5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章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1日讯 全国流人文化学术研讨会本月将在黑龙江省举办。届时,来自全国的30多位知名学者将在一起共同研讨有关流人文化的挖掘、抢救与开发。

  据研究“流人”文化30年的黑龙江省文史馆馆员李兴盛介绍:自清初,遣戍到东北的“流人”相当多。除去被流放的犯人外,其中不乏高官大吏、江南才子、文人学者等。他们客居在黑龙江,留下了佳句名篇、趣闻轶事,并对黑龙江的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一定影响。

  创作了黑龙江省第一部散文集

  据李兴盛介绍,黑龙江省古代诗集传世不多,而文集比诗集更为稀少。在这些传世稀少的文集中,张缙彦的《域外集》称得上是黑龙江第一部散文集。

  张缙彦明朝官至兵部尚书,入清至布政使(掌管通省财赋及人事)等职。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因事流放于宁古塔。《域外集》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为研究清初宁古塔地区的物产、风俗,尤其是流人的生活、心态,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素材。

  创作了黑龙江省第一部山水记与地名学专著

  据李兴盛介绍,他1984年在上海图书馆偶然发现失传300余年的《宁古山水记》一书,作者也是张缙彦。他性喜山水,被流放到戍所后,为不负山水,同时也有感于塞外山水,想到要为宁古塔的一些山水作传。于是,他撰写了黑龙江乃至东北第一部山水记与地名学著作。此外,他还发起成立了黑龙江第一个诗社“七子诗会”。

  创作了黑龙江省第一部书信集

  黑龙江文学史上第一部书信集是吴兆骞的《归来草堂尺牍》。

  吴兆骞是清初被誉为“江左三凤凰”之一的著名诗人。顺治十六年(1659年),因南闱科场案牵连,被人中伤流放宁古塔23年,写了大量诗文,尤其是写了许多与抗俄斗争有关的诗篇,反映了他拳拳的爱国之心。

  创作了黑龙江省第一部戏剧集

  程火英,由于为同乡友人写序,被人诬告,判为“斩监候,秋后处决”,后被发配出塞。经受过颠沛流离生活的煎熬,人生的苦难,他看到统治阶级的残暴,渴望有救世主降临人间主持正义。他从两个有关仙人的传说中得到灵感,仅用十天就完成了四五万言、三十出的剧本《龙沙剑传奇》。这是黑龙江省第一部戏剧剧本。

  “流人”历史文化资源有待开发

  在黑龙江,丰富的“流人”历史文化资源是传扬黑龙江景观极好的资源。为此,李兴盛建议为在黑龙江文化史上作出过开创性贡献的一些名人建立纪念馆、雕塑群与碑林,重建当年重要景观。

  李兴盛还呼吁在流人文化历史底蕴厚重的海林与宁安、齐齐哈尔、哈尔滨,勘测与建立一批新的人文景观与旅游文化带,开发成旅游景观。

责任编辑:邱士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