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4日讯 工业立市,就要实施跨越发展。
军令状立下,到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实现246亿元,年均增长26%,与2007年相比翻一番。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有目标,更要有过人招法。全面实施大企业翻番战略、民营企业跨越战略、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项目建设园区化战略,高端谋划,科学推进,以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全市经济科学跨越发展。
强力抓好企业运营和改造升级,以推进大企业翻番为重点,确保骨干企业2010年新增销售收入36亿元。抓住国家支持装备工业发展的有利契机,实现产业迅速扩张;抓住南方电网改造的机缘做大沃尔德;抓住国家环境治理、现存农药产能不能满足市场的机缘做大黑龙农药、东方化工;抓住国际市场针叶材高档纸产能退出的机缘,快速恢复佳纸生产;依托本地市场,发展玉米收割机。对规模大、市场好、品牌优的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帮助配合企业上市融资。促进关联性企业整合重组,推动区域内企业间协作配套,实现产能翻番。到2010年实现销售收入超2亿元企业由2007年的10户达到21户,其中超20亿元企业1户,超10亿元3户,超5亿元7户,超2亿元10户。电机、沃尔德、益海粮油、佳联收获等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三年翻番。
<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到2010年新建项目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高起点制订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发展先进制造业、绿色食品、新能源、新兴材料、生物和高新技术产业。要优先发展财政贡献率高的装备制造业,以发展大功率特种防爆电机、重型隧道掘进机、大型稻麦联合收割机、玉米收割机、超高压及紫外光交联电缆、大中马力拖拉机等产品为核心,形成布局合理的装备制造业产业群,建设国家大型特种电机、掘进机械生产基地,打造中国农机城;做精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做大能源化工业、做优纸制品及林木深加工业、做专建材及新材料业。
加速民营企业发展,抓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确保2010年县区工业经济新增销售收入35亿元。整合资源,建立规范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搭建技术创新、信用建设、人力资源、维权保障等服务平台。开展“创办小企业,开发新岗位,以创业促就业”活动,建立创业基地,储备创业项目,加强创业引导,大力创办小企业。激励骨干企业创品牌,打造一批资源增值型、科技型、外向型、加工型的强势企业,形成一批立县支柱企业。到2010年,实现新创办小企业1000户,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户,年经营额超亿元、千万元企业分别新增20户和254户。
加快工业开发区建设,搭建工业项目落地承载平台,推进项目建设园区化。高起点、高标准规划佳东工业园区,做好17平方公里土地储备的前期工作,研究制定科学、完善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模式,以铁路、道路、物流、给排水等共用设施项目谋划为切入点,快速启动园区建设,为项目落地提供载体,增强产业关联度。重点发展能源、石化、冶金、建材、纸及制品等产业,严格把关入园项目。
2008年是实现工业经济三年翻番的第一年,是启动年,也是奠基年。全年预计完成工业销售收入155亿元,同比增长26%,净增加32亿元。完成这一任务首先就要科学分解量化指标,实行市经委统一部署、垂直监控。对规模以上企业当年指标落实到户,对战线全体干部责任落实到人。通过对生产经营要素的全面分析和逐户企业的目标对接,全市189户规模企业中预计电机、煤机、沃尔德等113户企业当年新增销售收入38.4亿元,约翰迪尔等46户企业销售收入与2007年持平,金地造纸等30户企业当年减少销售收入6.4亿元。增减相抵后可以实现当年净增32亿元。市经委将定期汇总进度,及时调整计划,确保当年目标高质量完成。
着力推进上年已建成项目达产,推进当年在建项目投产,为实现目标形成有力支撑。2007年建成投产项目有益海3000千瓦稻壳发电、阳光生化一期年产6万吨乙酸乙酯、生物质发电等23个。这些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应在2008年达产,预计新增销售收入11.8亿元。全市在建项目有发电厂扩建2台30万千瓦供热机组、东兴煤化工年产80万吨冶金焦炭、雨润200万头生猪屠宰等27项,应在年内投产,预计当年增加销售收入6.9亿元。推进以上项目顺利达产、投产,将成为今年实现销售收入净增32亿元的有力支撑。
着力提高服务水平,为企业发展助力加速。实行企业新建项目责任人派驻制,企业服务领办代办制,企业急难新问题课题制。创办民营融资担保公司,搭建企业间歇资金融资平台,组织课题攻关,辟建工业项目绿色通道,以超常的思路和举措,破解运输、融资、环境等制约和羁绊工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全面落实责任制。实行主管部门目标责任契约制、履行效能监察制、误事责任追究制,把规模企业联系领办责任落实到人,实行痕迹管理。经委已经组织了38个联系领办工作组,确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责任目标,近期要召开企业负责人与联系领办工作组对接大会,全面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