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消防特勤队员在都江堰灾区已展开抢险救援行动
2008-05-16 06:33:1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秦雷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16日讯 昨天,哈尔滨市抢险救灾队伍继续向重灾区汶川县涡口镇挺进。面对一天只能喝一瓶水、身负重荷、在险境中徒步前行的困难和危险,抢险队员们毫不畏惧,争分夺秒,为灾区人民带去生的希望。

  不扎帐篷席地过夜

  14日夜,哈尔滨市救援队伍将所有装备配备完善后就地露营,由于停水停电多日,夜晚的都江堰幸福镇一片漆黑,且阴冷潮湿。为节省出发时间,能在接到指令后及时出发赶赴救灾前线,队员们没有扎帐篷,而是坐在车里或在马路上席地而卧。当晚,根据指令,救援队伍中的300名消防官兵被分派到各个作战部门,负责开展破拆工作。其余200名特警队员就地待命。救援队总指挥、市公安局巡警支队支队长刘亚民带领相关同志研究下一步开展营救工作方案直至深夜。由于当地温差大,夜晚天气异常寒冷,大多数队员都未睡实。

  昨天凌晨,队员们在异乡感受到了来自家乡人的温暖。原来,此次参战的特警三大队民警霍延涛父亲的一位老同事,多年前调到成都工作,听说哈市民警来到灾区抢险救灾,他于14日下午启程从成都赶往都江堰,因当地交通管制等原因,15日凌晨才到达队员的驻地,他为抢险队员带去了12箱牛奶、4箱火腿肠、4箱饼干、3箱咸菜等食物。

  每人每天只有一瓶水

  按公安部有关部署,哈尔滨市200名特警队员被划拨为全国混合救援队第一大队,立即启程赶赴受灾最严重的汶川县涡口镇。

  12时30分,因给养不足,救援队员分成两批,第一批142人出发前往涡口镇。队员们每人身上背有二三十公斤重的抢险工具,且每人每天仅限一瓶水,少量食物。出发时,每个队员只带够了三天的食物和水,其余58人作为后援部队等候给养,再挺进前线。

  在接下来的行程里,救援队伍还要赶赴受灾更严重的水磨、三江等地。这些地方地形为龙门山脉,是历史上地震灾害次数最多的地震带,也是典型的高山峡谷,一般坡度在40度以上,很容易发生滑坡、塌方、泥石流,而且断山断岩很多,尤其是道路坍塌严重。按照地图,队员们只能乘很短路程的车,再步行20多公里才能抵达灾区,实际上步行距离可能要达到40-50公里,且情况复杂多变,非常危险。

  300人消防队挺进汶川映秀镇

  另据介绍,哈尔滨市近300名消防战士于14日傍晚抵达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四川省都江堰市后,部队分成四个大队,立即投入抢险救援行动。昨天,救援队接到上级指挥部的命令,第一、二大队通过水路乘坐冲锋舟赶赴另外一个重灾区映秀镇进行抢险救援。第三、四大队在都江堰市林科院研究所内正全力对遇难人员和被困人员进行施救。

  昨天,记者获知,哈尔滨市消防支队太阳岛中队指导员张亚军是赴灾区抢险救灾的队员之一,随大部队出发当天正是他和心上人相约结婚登记的日子,而张亚军失约的不仅仅是登记那天,恐怕5月24日的正式婚期也要向后推迟了。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