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哈尔滨5月25日消息 5月18日赴绵阳灾区支援抗震救灾工作的哈工大土木学院郑文忠、武振宇、齐加连3位专家,在余震不断、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的特殊环境下,圆满完成对西南科技大学所有毁损房屋初步安全评估的第一阶段工作,于24日上午返回哈尔滨。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举国震动,世界震惊。位于绵阳重灾区的西南科技大学出现人员伤亡,建筑物更是不同程度的受损。17日,哈工大接到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紧急指示,要求哈工大派相关领域专家前往西南科技大学,对破损房屋进行现场考察指导,并最终拿出一套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当天晚上,土木学院就确定了分别从事预应力结构、钢结构以及防震减灾等领域研究的郑文忠、武振宇、齐加连3位老师为专家人选并安排好了具体行程。18日凌晨2时30分,3位专家拿到赴绵阳灾区的机票。18日早上8时50分,3名专家冒着细雨从二校区出发前往机场奔赴灾区。当天晚上19时他们紧急赶到西南科技大学,顾不上吃饭休息便立即投入到救灾工作中去。在他们不辞辛劳、不怕危险、加班加点的努力下,目前已初步完成对所有受损严重房屋的勘查与评估。
据郑文忠教授介绍,现在绵阳依然是余震不断,晚上睡觉的时候床都会来回摇晃。“虽然阶段性的工作结束了,但如果有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还要去,为国家做奉献义不容辞!”郑文忠如是说。
“不能只是说我们去帮助了别人,我们自己的思想水平也因此得到了很大提高。”武振宇教授说灾区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携手抗震救灾的决心和行动让自己受到了一次精神的洗礼。
齐加连副教授表示这项工作有价值,有意义。“说实在话,去灾区之前心里不免也有些恐惧,但是到灾区之后受大家精神的感染,深深体会到我们中国人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就马上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工作中去了。”
另据了解,除了郑文忠、武振宇、齐加连3位专家,身为“城市建筑地震破坏的控制原理与方法”、“城市多龄期建筑的地震破坏过程与倒塌机制” 、“典型城市地震破坏模拟与预测”这3项“973”课题组成员的土木学院吴斌教授、郭安薪副教授也于5月20日随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前往灾区进行地震灾害调查。
土木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邹超英告诉记者,抗震救灾之后的重建家园工作任重道远,土木学院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随时等待国家召唤。5月28日,土木学院从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土木工程诊治与改造技术研究的王凤来教授,从事地震动潜在破坏势、重大工程结构的地震动输入、结构损伤倒塌全过程数值模拟、桥梁钢结构抗震等研究的翟长海副教授,钢结构与木结构学科组支旭东老师也将奔赴灾区投入到帮助灾区群众鉴定评估毁损房屋、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