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纵横贾平西——黑龙江省著名画家贾平西访谈(下)
2008-05-26 09:06:50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韩晶 袁晓光 王文 唐小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26日讯 记者:您常说作品是灵魂的再现,您灵魂的本质是什么?

  贾:本质就是:自我,就是和别人不一样,尽量做到与众不同。古人今人洋人都包括,作为艺术灵魂的东西不能离开思想,这虽然是无形的,但必须要用实在的东西来表现,用看得着的东西来反映。画家的作品就是画家灵魂的再现,比如“狗尿台”,比如“高粱茬子”(作品名),这就是我灵魂的展现。别人没画过,这就是与众不同。高粱茬子展示的是一种意境,是北大荒的一马平川,想展示这种气势和意境,必须要有环境,有什么环境才能有什么意境,就像只有先抓住了形,才能有神。我打破了历史上一枝一鸟,以天地、山河、日月为背景,把人带到一种意境中去,看画要看画内画外,画内看技法、画外看意境。

  记者:在今天的泛娱乐时代,像画家这样的精英知识分子有什么使命?

  贾:要在精神世界上起先锋队的作用,要做文学艺术上灵魂的工程师,政治也离不开文学艺术。群体文化的高和低要看精英文化,精英是火车头,带动着整个社会列车的前进。要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艺术家就要继续创新。一个城市要想提高品位,艺术家群体是有义务的。画家也有义务,画家是在精神上美化这个城市,如果一个城市能有一群有影响的画家,能经常性的举办高水平的画展,城市的品位自然会得到提高。城市的品位需要艺术家的滋养。提升一个城市的形象,需要一些重量级的艺术家。

  哈尔滨这座城市就有优点,哈尔滨人长得这么漂亮,离不开这条松花江的滋养,这条江对艺术家灵魂的形成是有影响的。城市能靠江很了不起!但我们作为音乐名城,大艺术家都走了,养不住人,都往北京跑,这不行。我也跑了,但有根风筝线,线头就握在家乡,你们一拉,我就回来了!

  记者:艺术家要有传世之作,您认为您哪些作品能传世?

  答:我的一些人物肖像画就可传世,如《高梁茬子》、《山高水长》、《疾风劲草》、《狗尿台》等都可以传世。和其它艺术家相比,我自信,不是自大,自信加自觉,等于强者。

  记者:对后辈来说,您认为一个画家成功的要素是什么?

  贾:画家一是要有远大理想,二是要有毅力,三是时间,四是流汗,五是金钱,六才是成功。画画有三部曲,一是不像,二是像,三又不像。第一个不像是底层的,第二个像是中层的,第三个不像是高层的。画家一生先写生,而后写意;再写生,再写意,写生写意,一生反而复,复而反。有的画家成功是因为身份,是因为地位,不是因为与众不同;有些人,画鱼画的还是明朝的鱼,可名气却很大。老百姓用耳朵看画,不是用眼睛看画,这对艺术很无益,对艺术市场也无益。

  记者:您介意在某种场合,把您和当前娱乐界的明星如周杰伦、屠洪刚等相提并论吗?

  贾:这没关系,姊妹艺术肩膀头都是一般齐的,他唱的我唱不了,他们在全社会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只要大众喜欢就可以。

  记者:您未来几年的创作目标是什么?

  贾:首先是要把好的立意逐步创作完成,在有生之年尽量地完成。以后的空间也大也不大。说大,是因为那些好的构思只要有时间就可以实现;说不大,是因为生命是有限的,时间无情、岁月残酷。必须手疾眼快薅猪毛,小放牛的掉萝卜窖里——挑大的扔!

  记者:这次画展对您很重要吗?如何评价这次画展?

  贾:是的,这是我在黑龙江办的第二次画展。在黑龙江日报美术馆举办的这次画展相当成功,我从内心深处高兴得不得了!这是一点点体验到的。对我个人来说画展是成功的,这没别的说的。到今天,我很满意,很开心。对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领导和记者及工作人员为画展付出的辛劳,我既感谢又感动。我要说,黑龙江日报美术馆在黑龙江是出类拔萃的,鸟无头不飞,文化产业也需要有人去带动和牵引。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