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6日讯 由于农业过度开垦、挖沙、垒建鱼塘等一系列人为和自然因素,昔日风景宜人、水丰鱼肥的哈尔滨市长岭湖风景区,已经成了现在干涸无水、荒草遍地,被养鱼塘包围着的无水之域。
在“大湖”边,记者看到两三米深的凹地,已经长出了青草,依稀的垄沟,还可以看出种过庄稼。湖内到处都是散乱的垃圾。
新发镇三场长岭屯的村民徐宝山告诉记者说,长岭湖已经干了4年,种了3年地。他就出生在这里,几十年前,这里还没有开发时,湖水丰盈,禽鸟翔集,他和村里的伙伴们天天在这里游泳、打鱼。
据了解,在2002年左右,长岭湖被承包给了个人,继续用来养鱼。当时的长岭湖只是水瘦,却仍是远近闻名的垂钓旅游度假地。
徐宝山说:“现在水都没了,谁还来这里度假啊!”
记者在长岭湖周围看到,湖堤的北边高坡有许多临湖而建的红顶白墙的度假村,有的已经建好,还有建了一半就停工的。在湖堤南岸还有几家饭店。
一家饭店老板告诉记者,在长岭湖没干涸时,来这里的游人很多,生意也很好;湖干后,游客也没了,生意惨淡经营。
哈尔滨市专顾委委员曾昭汉一直致力于长岭湖生态环境的拯救并做过细致调查。据了解,在900多年前的金代,长岭湖就有村落。而长岭湖及周围地区,则是金兀术的屯兵地和练兵场。
曾昭汉说,长岭湖风景区是道里区西部生态旅游板块的发展区域,开发建设这一风景名胜区不但能带动群力新区、顾乡新区、空港园区等地区发展,且可为哈尔滨发展旅游业、振兴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他呼吁说:“长岭湖900多年的历史不能在我们这一代终结。”
此间,很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曾多次呼吁保护长岭湖,但是,由于长岭湖一直借用万家泵站从松花江补水,松花江水位下降导致水渠干涸,以及万家泵站的停用,长岭湖注水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日前,长岭湖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恢复长岭湖面临最大的问题是水源。他告诉记者,恢复长岭湖的方案目前还没有确定,要经过道里区、哈市林业和水利等部门商讨,以及专家的论证后,才能做出最后的实施方案。
长岭湖已干涸四年。据有关部门估算,原来湖里还有水时,每年花二十几万元就可以维持湖水的正常水位,而现在的枯湖,要是进行补水并达到正常水位,则需要几百万元。而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当湿地环境彻底因人为因素而改变,到时再想补救,成本会更大,而且有些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抢救性恢复长岭湖刻不容缓,行动越早损失越小。
哈尔滨市林业局野生动植物管理处李景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长岭湖历史悠久,其生态功能涉及到哈市的气候、风沙稳定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因此恢复利用长岭湖对哈市生态环境极为重要。目前,长岭湖已被纳入到环哈尔滨都市生态功能圈规划项目建设中。
相关专家认为,给长岭湖补水目前是当务之急,但立法保护才是根本。抓紧启动对湿地中心区域、规划控制区范围内的问题进行综合整治;对不符合风景区规划的建筑物、地面附着物该拆的拆,该迁的迁,消除污染源,净化环境。同时,积极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还湿的补救工作,还长岭湖风景名胜区自然本色。
几年前,长岭湖变成了耕地,如今长岭湖仍然是一片干涸。记者苏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