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27日讯 在高考前的最后10余天,如何科学、有效地复习,成为每个考生关注的问题。在最后冲刺阶段,考生复习应注意以下三方面问题:
一、组织有效复习,达到成绩提高的最大化
1.研读考纲———考试大纲指出了高考的内容和难度,它是命题的依据;尤其要认真研究样题,因为这些题往往预示着高考命题的方向。
2.回归教材———高考试题虽高于教材,但源于教材,很多题都是教材习题的延伸或变型。另外,通过阅读教材,回归主干,对知识进行一次梳理,尤其是主干知识不能有遗漏。
3.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对薄弱的知识有针对性的攻破,对多次出错的题还需再看,因为错题反映了学生在某个知识点上的漏洞,如果不及时发现和纠正这一点点的疏漏,就可能造成更大的、一连串的失误。
4.训练文字题的表述———提高文字题表达的完整性、准确性、规范性,文字表述主要是对反应现象、操作、设计及评价的描述,文字的表述要尽可能贴近教材,杜绝“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
5.适当做高考真题———通过做高考真题,从心理上感觉高考;通过对照标准答案,规范自己的答题,并能从历届高考题中得到启发。
另外,对不同层次学生而言,好的学生切忌手懒,会做的题也要动手写写,提高做题的准确率,避免“题题会,题题错”;程度差点的学生如果最后复习策略得当,提高成绩的空间是比较大的,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冲刺阶段更应该重视主干知识的掌握,只要静下心来,一点一点地看,提高会在不知不觉中显现,在高考中就可能“超常发挥”。
二、科学地调整心态,使体力、脑力恢复到最佳状态
迎考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平稳的心态是高考中发挥最高水平的关键,体力、脑力的恢复也很重要,后期应按照高考的时间调整自己的生物钟,让自己的兴奋点在上、下午;保证充足的睡眠,这样才能精力充沛,提高复习效率。考前三天要适当的热身,看看化学方程式、实验装置及操作、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反应类型,把经常出错的问题再强化一下,这样不仅使这些重点内容始终在大脑中处于待提取的积极状态,而且使自己更踏实。当然,心态上放松,在态度上却不一定放松,要用自己最认真、最谨慎的态度对待复习,对待高考。
三、考场答题技巧及策略
考试是有技巧的,同学们要学会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有限的考试时间,达到得分最大化。
1.从时间的分配上看,化学应该用50分钟左右,选择题10到15分钟,Ⅱ卷35到40分钟。
2.答选择题要注意审题,避免犯经验主义错误,要把题看懂,别“所答非所问”,答题时应抱着“我正在做这道题”而不是“我曾经做过这道题”的态度。
3.答Ⅱ卷要避免犯低级错误,比如化学用语,问的是“化学名称”还是“化学式”,是“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等。对于文字表述题,回答要简练、准确、规范、完整。
4.答题策略:考题一般都是从易到难的排列,理科综合卷各科考题也是从易到难的三次循环排列,所以不要在某一科的某一题上耽误时间,如果出现卡壳,可以先放弃,往下做,然后回过头来再重新做,可能就有灵感了。
5.及时、准确地涂卡。
最后要说的是,一定要相信自己,不要因为模拟考试中的挫折就觉得自己不行。学校的模拟考试往往是居高临下,有些难度。通过冲刺阶段的备考,有些同学的成绩和能力会有质的飞跃,要相信自己是高考中的胜者。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祝广大考生心想事成,梦圆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