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5月29日电(吴齐强张雅文谢振华)今春以来,在东部偏涝、西部干旱的不利天气条件下,黑龙江垦区已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了3661.1万亩的春播任务,为实现今年粮食总产260亿斤、较上年增产10亿斤的任务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抢抓农时,全部作物均播在高产期。在上年高标准“三秋”工作基础上,黑龙江农垦坚持以早动争主动,在严格农时标准的前提下,发挥先进农业机械优势,进行科学有序组织,进行大规模、高效率集中抢种。实现了全作物、全面积最佳时期播种。
优化结构,粮食作物面积稳步扩大。按照“扩稻玉、强经作、上品质、突特色、增效益”的原则,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今年,垦区粮食作物面积达3335.3万亩,比上年新增53.8万亩。水稻、玉米和马铃薯面积的稳定和扩大,为实现全年粮食增产目标提供了重要保障。
保证质量,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按照进度服从质量的原则,围绕种子加工、整地、育秧、播种等关键环节,坚持统一供种标准化、农机管理标准化、田间作业标准化和“六个不播”(整地质量不达标不播,种子质量不达标不播,土壤墒情不适宜不播,播种机状态不达标不播,喷药机不达标不播,整地播种镇压不能连续作业不播),做到了播种一亩,标准一亩,力求高产高效一亩。
科技先行,适用新技术广泛应用。在旱田播种上,狠抓了良种应用、精选包衣、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等“十大”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特别是大面推广了玉米催芽断根播种技术,有效防止玉米粉籽,促进了一次播种保全苗。在水稻育苗上,重点落实了高台旱育、调温控水、保温浸种、机械催芽、控制播量等新技术,保证了苗匀、苗齐、苗壮,为水稻丰产丰收提供了重要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