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家人参与救灾 德阳李阿姨带孙子回故乡感受亲情
2008-05-30 12:25:07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杨艳 叶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28日晚7时许,四川省德阳市62岁的李淑琴阿姨带着孙子和外孙子来到哈市投亲,当踏上哈市这个阔别十几年的故乡后,李阿姨深深感到故乡亲人的热情,也感到只身带着两个孩子在哈生活的不易。

  “地震棚”中感受政府的有力救援和群众的同甘共苦

  东北网5月30日讯 1969年,李淑琴在支援“三线建设”号召中来到德阳市的东方电机厂工作,并安家落户,几年前退养在家。

  地震后,她一直与邻居们生活在临时搭建起的“地震棚”中。李阿姨告诉记者,政府的救援让所有震区的人民都竖起了大拇指,从食品供应、医疗救助,到社会秩序的管控、灾民安置,都有条不紊。

  李阿姨说,地震后,有些蔬菜比震前还便宜。一位在“地震棚”旁卖菜的小贩讲:都什么时候了,还图赚钱,那不是昧良心吗?经历过这场大灾后的人们,在震后格外团结。由于每家受灾情况不同,大家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有困难,都能相互帮助。

  德阳距震中汶川较近,震后第三天开始,这座城市就成了一所“大医院”,大批伤者被送到这里救治。德阳除了老人和孩子外,青壮年都成了志愿者,帮着抬担架、运送救灾物资。

  年轻人重建家园,一老两小来哈投亲

  25日,德阳一些工厂开始恢复生产和重新建设,李阿姨的四个孩子也都准时到工厂报到。为了让儿女安心生产,28日晚,李阿姨带着两个孩子来到了哈市的三姐家投亲。

  刚下飞机,三人便被亲情和爱心所包围。三姐将自己儿子一家撵到外面居住,自己亲自照顾妹妹,还买来很多家乡美食给妹妹“压惊”;两个孩子第二天就来到附近的兆麟小学借读。

  刚刚到哈,在亲人的帮助下,李阿姨的生活开始平稳有序,但她还是犯愁:三姐和三姐夫都70多岁了,身体也不好,自己的到来,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影响。

责任编辑:杨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