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0日讯 “29日10时16分,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接收到第一幅卫星对地遥感的图像。有了风云三号卫星,将能大大提高黑龙江省以及全国中长期天气预报的精准度。”佳木斯气象卫星地面站裘副站长激动地说。
27日11时02分,随着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实现星箭分离,佳木斯、乌鲁木齐、广州、北京的四个气象卫星地面站将负责这颗气象卫星资料的接收、处理和传输任务。
裘副站长表示,风云三号携带11个先进的地球探测仪器,可实施三维、全天候、多光谱、定量探测,获取地表及空间环境等参数。风云三号可以不分白天黑夜,全天候获得全球的遥感探测数据,立体掌握大气环境,将能提高未来10天到15天天气预报的准确率。由于佳木斯是东北地区唯一接收站点,该卫星在运行过程中,会对覆盖区域进行气象遥感,进一步加强了对全省的天气监测的时效性。“今后每天将能接收4~5张图像。”
我国现阶段的气象预报只能告诉我们,近期可能有雨。到底哪个区域下雨,几时几分下,几时几分停,雨量多少……都没有确切答案。
有关专家解释,我国的气象预报,主要凭经验。之所以出现“局部地区有时有雨”等模棱两可的话,主要因为气象数据少了两个关键词:“三维”和“全球”。
我国近年来发射的“风云一号”“风云二号”气象卫星,监测手段单一,得到的数据都是平面的。“风云三号”装载了多台三维立体监测仪器,能准确获得多项气象数据的垂直立体分布。
“风云三号”每天绕地球南北极飞行14圈,每天可获得2次全球资料。获得全球、立体的气象数据后,再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和计算机高速分析,就能得出精确结论。不久的将来,我们将告别“局部地区有时有雨”,灾区堰塞湖上空的下雨时间和雨量也将被明确预知。
据介绍,风云三号卫星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它的探测范围大、空间分辨率高。也就是说,类似沙尘暴、森林、草原火灾等现象可以迅速准确的查明情况,再同静止气象卫星相结合之后,可以精确观测到沙尘暴等天气灾害何时生成、强度有多大、将怎样发展等,将为气象部门对这类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和减轻灾害提供准确信息,为防灾减灾作出贡献。此外,风云三号还将承担着为北京奥运会提供优质气象保障服务的重任,因此风云三号气象卫星也被称之为“奥运星”。
此外,黑龙江省土地面积辽阔,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业和森林防火气象服务任务十分繁重,卫星的发射和资料的应用将对全省的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监测起到积极的作用。对提高气象预测预报水平,做好气象服务,防灾减灾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2008年5月27日11时02分,我国首颗新一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这颗装载10余种先进探测仪器的卫星升空后,将使中国气象观测能力得到质的飞跃。新华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