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日讯 蓝星哈石化创造了一个奇迹,创造了哈尔滨市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成功典范。这些成功都源于企业以云华总经理为首的优秀领导集体,打造了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优良的企业精神,铸就了蓝星哈石化的成功之路。
抓住企业腾飞的金钥匙
2005年,兼并重组后蓝星哈石化公司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才能把企业推上快速发展的轨道。也就在这年四月,云华同志走上了哈石化总经理的岗位。
“企业发展靠什么?靠的是能给企业带来产值、利润,能让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云华对此坚定不移。
于是企业投资3亿元开始对12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扩建。如何使扩建后的装置一次开车成功,迅速发挥效益,对企业来讲是巨大的考验。
然而好事多磨,美国UOP公司设计图纸晚到12周、吉化事故松花江水质污染哈尔滨市停水、零下二十几度低温的严峻考验,以及因长期作战给员工们带来的身体疲倦等一系列困难摆在企业面前。但蓝星哈石化公司领导、职工凭借着“事在人为”的蓝星精神,科学组织,果断决策,终于实现了从项目动工建设到试车成功没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并创造了直接化工投料一次性开车成功的奇迹,实现了当年投产、当年开车、当年创效的佳绩。
随着12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的扩建投产,哈石化不仅向化工新材料基地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哈尔滨市化工园区建设,成为哈尔滨市化学工业的支柱型企业。
由于蓝星哈石化迅速崛起,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省市各级领导也多次到公司调研,并对公司的后续发展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此云华总经理抓住机遇,提出2万吨/年顺酐技术改造项目,并在立项、审批、融资等方面得到北京总公司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支持。通过几个月的努力,顺酐项目也于2007年初如期开工。
当扩建的顺酐装置开车时企业职工一片沸腾。
2005年当年企业完成苯酚丙酮生产装置由4.5万吨/年扩建至12万吨/年、顺酐装置由0.5万吨/年扩建至2万吨/年。
两个项目的扩建,大大提高了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总经理云华说:一个好的项目,就是企业打开发展大门的金钥匙。谁抢得这金钥匙,谁就在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
增与减理论:企业管理的精髓
总经理云华常说:企业找准了项目,是良好的开端。而发展过程的成功与否,关键是要靠管理。于是,公司领导提出了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并贯穿到企业的各个环节,细化并付诸实施。
在公司领导层有这样的共识:安全是最大的管理,离开安全什么都无从谈起。
公司有这样的口号掷地有声:坚决不要带血的利润。
为此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严格的安全一票否决制。公司先后建立了41项细致、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仅2007年一年公司先后投入安全环保资金近700余万元,有效地促进了公司的安全生产工作。
在蓝星哈石化,经常看到的是“细节决定成败”字样的标语,公司的同志介绍,目前精细化管理理念不光停留在口号上已经深入人心。
由于工艺纪律、劳动纪律、文明生产、设备管理、能源管理五项制度的实施,能够使各项生产在抓指标、促生产的同时,达到装置效能最大化。同时,哈石化不断加大装置的技术改造力度,通过技术改造解决制约和威胁装置运行质量的瓶颈问题。
自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苯酐装置催化剂到了运行末期,导热油老化日益严重,装置运行一度十分艰难。尤其在进入.月份之后,导热油老化速度加快,导致油冷工作效率急剧下降,经常出现苯酐跑料到水洗系统,堵塞水洗塔,系统阻力升高,装置面临停车的危险。为确保装置平稳运行到检修期,公司苯酐车间积极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攻关,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技术保运攻坚战。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反复探索、专研、试验,先后出台了“油冷外壳增加水冷”、“油冷外壳增加风冷”、“外循环水冷”和“改造部冷工作效率”四个技改方案,实施后,效果明显,油温平均降低了3-4℃,不仅避免了跑料,单耗也降低了0.5-1%,每月节约资金10余万元。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鼓励技术创新一直是蓝星哈石化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2005年以来,公司经常派中层及以上干部外出进行各种培训,公司自己也定期举办各种培训班,中层及以上干部培训面达100%,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同时,公司还以技术创新保障装置优质运行,节约挖潜,节能降耗。仅2006年通过节能挖潜创造效益近2000万元。
另外,结合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经班子成员研究决定对原有机构进行整合,重新组建了生产协调中心、物流中心、物业中心、维修中心。这不但实现了传统管理向开拓创新的管理模式的转变,同时也使工作效率明显提高,降本节约成效显著。2007年仅对采购以及对标的综合管理,为公司节约成本近2000万元。而且经过四个中心的应运而生,避免了信息滞后以及生产厂“小事瞒、丑事压”等情况的发生,彻底实现了公司内部扁平化管理。
2008年,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中国蓝星总公司的重要工作内容,公司作为试点单位之一,已经积极参与到此项活动当中。以借助信息化理顺公司的管理,提高企业内的协同能力,使工作效率达最大化。目前,公司信息化建设持续改进的五个项目已经确定,分别是减少电消耗、减少丙酮过度加工的浪费、降低吨产品碱消耗量、降低苯酐库存,增加现金流、降低非计划停车时间提高产能,该五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每年将实现为公司节省300余万元的成本费用。同时,公司为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整体管理水平,促进资金的合理、有效利用,近期全面推出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的计划性与前瞻性,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财务收支程序和经营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总经理云华算了一笔帐:每年公司在安全、人员培训方面要投入几百万元,而企业靠精细化管理又能在各个环节节省一千多万元,甚至更多。这一增一减便是企业管理的精髓。
企业发展了就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日前,中国蓝星哈尔滨石化有限公司以2007年各项税款超亿元的成绩荣获2007年度哈尔滨市开发区纳税标兵第一名殊荣并被嘉奖。同时,公司还获得在2007年黑龙江省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税金50强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云华总经理说:企业发展离不开地方支持,企业好了更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去年,哈尔滨市环城高速公路距秦家收费站2公里处,发生了一起液化丙烯槽车翻车事故。由于槽罐车内液化丙烯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一旦泄露,以事故现场为轴心的1公里内的人员必须疏散,后果不堪设想。情况万分危急,必须立即将槽罐车安全运离现场,同时将槽罐内丙烯安全卸掉。哈尔滨市安全办及其它相关部门领导马上就想到了蓝星哈石化。总经理云华亲自到现场指挥抢险,在抢险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起恶性安全事故被彻底避免。在场的市安全办、市消防队领导对公司出色的组织工作和详细的卸车计划给予了高度评价。
关注社会,奉献爱心。蓝星哈石化的爱心行动也无数次在冰城哈尔滨闪光,被哈尔滨的市民所熟记。在“关爱母亲河,我们在行动”的社会公益活动现场有哈石化30余名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的身影。连续两年的高考现场,有蓝星哈石化六台通勤车为高考家长提供免费休息场所,地方报社、电台、网站等多家媒体对哈石化进行报道。公司做的这些事,也常被职工津津乐道。他们说:在这样的企业里工作,我们感到自豪。
先进的企业文化积蓄强劲发展动力
“一个企业靠好的产品生存最多3年,靠好的老板生存最多5年,靠好的管理生存最多8年,而靠好的文化生存,超过10年。”
这是公司领导层的共识。为此公司提出“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企业文化理念,并带领广大员工努力实践这个目标。
在公司倡导“和谐、互助、关爱”理念。鼓励员工参加各种文体活动,释放压力,自由沟通。工作上相互帮助和鼓励,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班子始终坚持“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原则,给员工足够的信任和授权,让他们自由地完成工作任务,放开手脚,自由发挥才能。
倡导“公平”理念。公司增强了人事管理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通过公平建设使员工踏实工作,相信付出多少就会有多少公平的回报,不会白干,从而心无杂念地快乐工作。
为员工快乐工作创造条件。公司首先从改善员工的现场作业条件入手,以开展“达标对标”活动为契机,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治理“跑、冒、滴、漏”,实现了无排放卸车,困扰了卸车人员十余年的卸车危害彻底消除,现场照明、通风设施不断完善,作业环境越来越好。其次为全体管理人员配备了电脑、安放了饮水机、微波炉,并用花草盆景对办公环境进行了布置,为员工快乐工作创造条件。为缓解员工的工作压力,放松心情,做到劳逸结合,公司鼓励员工中午休息时参加各种运动。为此,还专门规划了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室、羽毛球室、台球室、象棋室,购置了各种运动器材,满足不同员工的运动需要。工作环境的改善使大家工作心情格外舒畅,工作的热情也空前高涨。
用公司的发展远景激励员工!为快乐工作提供动力。近两年,公司加大了“十一五”规划的宣传力度,对那些事关公司发展的大事加强宣传报道,使广大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荣誉感,通过增加收入等方式使广大员工切实感受到公司发展的成果,从而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心情愉快地投身到工作中。
以人为本,善待职工,职工的事无小事。善待员工一直是公司领导层在管理中所提倡与追求的。于是公司从小事着手,积极开展“职工之家”活动。将员工的生日统计造册,在员工生日那天,送上生日蛋糕,表达一份公司的祝愿;以及每天早上为职工送上一杯甜甜的豆浆…
这些“职工之家”系列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企业这几年经济效益好了,有人说:常与政府打交道,高档轿车可以代表企业形象。可不管这些人怎么说,公司非但没有购进豪华轿车,却为了改善职工上下班的通勤环境,投入160万元为职工更新了七台大客车,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
在去年“三八”节前夕,公司为每一名女工购买了妇科特殊疾病保险。成为了这项保险的受益者并得到了二万元保险赔偿的女工感动地说: “ 有了这样好的公司领导,我们将为企业全身心付出。”
云华总经理说:快乐工作、健康生活。八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企业就需要真心、真情投入。如果我们企业能够真正做到,那么我敢说拥有这样文化的企业,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回顾蓝星哈石化的8年历程,展示给人们的是一个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的成功之路。8年时间,蓝星人收获了经验,积攒了能量,积淀了文化,更重要的是增添了面对市场风浪的信心和勇气,蓝星人正沿着用自己双手开创的希望之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