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5日讯 日前,哈工大人文学院大三学生孟庆鑫再次来到他熟悉的哈尔滨红十字中心血站。不过这次献血,对孟庆鑫来讲,具有非凡的意义,因为这次献血后,他的献血量已累积达到10000毫升。10000毫升,相当于一个人全身的血量。
初见孟庆鑫,感觉这个大三的男生似乎比同龄人成熟、沉稳许多。当记者问到他献血的经历时,孟庆鑫却又显出了一丝腼腆。
孟庆鑫家住吉林省集安市,当记者问到第一次献血的想法时,孟庆鑫说:“我很早就有这个想法,但是因为年龄小,而且身体不是太好就一直没献成。”原来,在孟庆鑫很小的时候,他的外公因身患重病而多次接受过他人的献血,并因无数陌生人的帮助而使生命得以延续。这使孟庆鑫十分感动,并暗下决心要用自己的行动去报答他人,报答社会。孟庆鑫告诉记者,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曾主动到血站献血,可是由于自己身体不好,没有献成。一直到2006年3月24日,在哈尔滨红十字中心血站,孟庆鑫完成了自己第一次献血。
第一次,孟庆鑫献出了400毫升血液。也是从那天开始,孟庆鑫了解到,献全血至少间隔半年才能再次献,而献血小板则每一、两个月就可以献一次。
当了解到献血小板可以帮助更多的重症化疗患者时,孟庆鑫当即决定要定期献血小板,并且和血站的工作人员提前预约两个月后再次来血站。
就这样,两年来,每两个月到血站献一次血小板已经成了孟庆鑫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按照献血法规定的相关标准核算,每献一次血小板相当于献出800毫升全血,依此计算,孟庆鑫目前已经献出了10000毫升血液,这个数字相当于一个成年人全部血液的重量。
2007年初,孟庆鑫又以志愿者的身份开始协助血站工作。由于平时课程十分紧张,孟庆鑫多利用周末和寒暑假的时间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为献血者登记、准备食物、讲解献血后的注意事项,乐此不疲。“在与其他献血者的交流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孟庆鑫说:“多一种体验,就多一份感受,大家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勉励。我就是通过他们了解到了无偿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现在我已经成为一名时刻准备着的捐献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