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磨盘山水质达I类标准 在全国淡水资源中仅有3%
2008-06-13 08:27:13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于鸿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讯 屈指算来,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已向哈尔滨市区供水一年有余。在哈市年度十大环保事件评选活动中,“哈尔滨喝上磨盘山水”位居第一位。吃水不忘掘井人,靠着松花江的哈尔滨,为何选择磨盘山水,磨盘山的水又好在哪儿?近日,记者驱车百余公里直奔磨盘山看个究竟。

  母亲河污染重需开辟新水源

  哈尔滨市紧挨松花江,却是全国十大缺水城市之一。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000多立方米,而哈市市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91立方米,还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20。

  哈尔滨一直以松花江水为水源,辅助使用地下水进行城市供水。1998年以来,松花江干流出现了百年以来从未有过的低水位,水流量减少,加上污水排放相对增加使得江水污染日趋严重,水质下降。为了彻底解决供水难,保证供优质水,2000年,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做出重要决策:为哈尔滨城市供水开辟第二水源。

  专家组经过反复考察论证,最终选定磨盘山为哈尔滨的第二水源。磨盘山位于五常市境内沙河子镇,距哈尔滨市区211公里。年降水量为800毫米,植被覆盖率达83%,拉林河从磨盘山与石篷山群形成的峡谷地带流过。据水文部门从1952~2002年进行的50年监测,拉林河此处年径流量平均为5.6亿立方米,同时,这里还形成了资源丰富的“地下水库”。这里水质极佳,据多年监测资料表明,除总氮为II类水质标准外,其余指标均达到了I类水质标准。哈供排水集团总工程师王强告诉记者:像磨盘山这样的极品水质,在全国淡水资源中也仅有3%。

  2001年,国家计委批准了哈尔滨磨盘山供水工程立项,2002年11月正式批复工程可研报告。磨盘山供水工程包括水库、输水管线、净水厂和配水管网。工程分两期建设,如今一期已经形成了日供水45万吨的能力,二期正在赶工。

  连续一年监测水质越来越好

  沿着台阶,记者攀上50米高的磨盘山水库大坝,眼前磨盘山水库水波浩渺、一望无际。临近水面,记者试着将一根三米长的竹竿插入水中,记者竟能清晰地看到没入水中竹竿的全貌,水清如斯,令人赞叹。在大坝外,一条巨大的水柱,咆哮着涌入拉林河河道,浸润着稻田。乘坐快艇,在占地面积29.21平方公里的库区上行驶一周需要3个多小时。

  “今天天色阴沉,要是换成晴天,一眼能看到水下七八米呢。”哈供排水集团供水工程公司磨盘山水库管理处处长张波说,作为磨盘山供水工程的水库蓄水项目,从2003年4月开工到2005年9月25日实现下闸蓄水,库区5个水质监测点的连续监测显示,磨盘山水库水质越来越好。截至今年6月中旬,蓄水水位已经达到314.37米,蓄水量达2.64亿,总来水量已超过10亿立方米,其中约8亿立方米用在了下游的农业灌溉上。同时,也意味着磨盘山水库内的水已经被腾空了两次。

  库区环境保护成为重中之重

  磨盘山供水工程由蓄水、输水、净水、配水等工程组成。对磨盘山水库蓄水工程而言,没有一、二期工程之分,一期建成的水库同样是二期供水工程项目的源头“大水缸”。如何保证“这缸水”在今后的供水运行中始终洁净,是重中之重。

  在磨盘山水库大堤上、在水库周边的小路上,身着黑色制服的经警在按部就班地巡逻。磨盘山水库管理处副处长徐贵江告诉记者,对磨盘山水库库区的环境保护,省、市各级政府部门都非常重视。目前,磨盘山水库保护区的划界工作正在进行,水库管理处也在水位达318米的蓄水线末端一带,采取了立水泥桩、设隔离网的办法进行有效管理。与此同时,记者从哈市环保部门了解到,对磨盘山水库库区现存村庄日常产生的人畜垃圾,正在通过库区外建设无害化垃圾处理厂的办法,进行环境隐患的最小化消除。

  值得一提的是,磨盘山水库库区的行政管辖不仅涉及到五常市,还有森工系统。为了保护好磨盘山水不受环境污染,磨盘山水源地的立法保护工作正在积极推进。

  图为磨盘山水库。张清云 摄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