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多头管理层层转包收费混乱 圈内自曝停车场"生态"
2008-06-13 09:16:08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讯 针对哈尔滨市诸多停车场随意设置、随意收费,多头管理的无序状态,有圈内人大胆曝出停车场的“生存状态”。

  多头管理:“谁家都不明确管”

  “城管、交管是停车场主要的审批部门,但他们却在各批各的”,到每年对停车场例行检查的时候,“城管管不了交管批的停车场,交管也不会对城管批的停车场过问”……据一位曾经经营停车场七八年的资深业内知情人陆宣(化名)透露,“哈市停车场目前处于随意设置、随意收费,多头管理的无序状态”。

  陆宣表示,哈尔滨市目前有各类停车场500多处,再加上一些小区内的停车场,共有千余家。目前,哈尔滨的占道经营性停车场几乎被五大家包揽———中央大街管理处停车场、秋林地区管理处、哈尔滨火车站站前综合整治办管理的停车场、哈尔滨市华通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所、哈尔滨市城管局道桥处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所。

  陆宣又重点出明两家停车场的前身———原哈市公安局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所,现名哈尔滨市华通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所;原哈尔滨市城管局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所,现名哈尔滨市城管局道桥处机动车停车场管理所。“这些单位,各自依据本停车场的状况,制定本停车场的收费和管理标准,所执行的也是本单位的标准。”陆宣表示,“这样一来,五家五个规矩,哈尔滨几百家停车场的管理就会出现收费票据不统一、乱抬收费价格等混乱局面。”

  “主管部门多头,经营单位也是多头。这样一来,停车场管理不乱才怪呢!”陆宣无奈地说。

  层层转包:“老板是谁,我根本不知道”


  陆宣坦言,层层转包也是停车场存在的一个大问题。他透露,“能承包到几十个停车场的人,都是些社会上有头有脸的人。”但对具体是谁则闭口不谈。

  “从2000年开始,我承包一批泊位,一个泊位一年能赚五六千。干停车场一本万利,去除给老板交的费用,剩下的都揣我自己兜”。“停车场这活儿,凭良心干就赚不到钱,还办啥‘五证’?买一沓假发票才不过几元钱”。

  去年,陆宣在江北给儿子买了一套价值30多万元的房子结婚,自己又在香坊、道里买了两套房,“底下的人基本不知道老板是谁,我们承包的停车场,都不知道过了多少手了!”

  偷漏费用:“流失惊人,全进个人腰包”

  陆宣介绍,根据行内经验来说,繁华商业区的一个泊位一天能周转七八次,一年至少也能创造7000多元钱的效益。这笔钱里面,包括应该上缴国家的税收、占道费等,“但非法停车场从没有交过一分钱”。

  以道里区某繁华商圈内的一家商场门前停车场为例,这家停车场已被有关部门证实是未经批准的黑停车场,在媒体多次报道后仍继续收费敛财。据陆宣透露,“这个停车场的发票上盖有‘索菲亚停车场’字样的章。这个老板已经干一年多了,每天要交纳300元的费用。”他表示,“这家停车场根本用不着交税,交给上一层老板承包费就能圈地收钱。至少30个车位,去除需要的费用,一天净赚上千元,一年就是30多万。这些钱全流进了各层转包人的口袋里了。”

  问责停车场之乱

  当我们试图解剖“哈尔滨非法停车场”这个社会顽瘤时,一些事实越发清晰地浮现出来———管理乱、身份黑、偷漏费……穿透这些纷繁的表象,我们仿佛看到,一条利益链在隐约作祟。

  社会转型期,我们可以承受一时之痛、局部之乱,这是社会进步之中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但我们接受不了痛而不医、乱却不治的麻木。如果要问责,我们会质疑:何人在做着损害公众利益之事?停车场经营权的发包可否置于公开、透明的环境下……乱的背后还有多少不能言说的“潜规则”?

  滥觞不治,祸殃久远。诸多部门,治不了一个停车场的乱局,发人深省!

首页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宋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