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磨盘山水库系列报道之二:哈尔滨人民的"一生之水"
2008-06-14 12:34: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曹曦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3日讯 题:磨盘山水库系列报道之二:哈尔滨人民的"一生之水"

  东北网记者 曹曦

  泉水丁冬响。自从哈尔滨市165万居民喝上200多公里以外引来的山泉水,“你家磨盘山了吗?”似乎成了人们的一种满足,一种期盼。

水库一角

  6月的一个午后,乘车5个多小时,跋涉200余公里,记者一行来到磨盘山水库库区。放眼望去,近50米高的水库大坝雄伟壮观。林木茂盛的两山间,拉林河水已被大坝拦截,红色的供水取水塔和红色仿古亭造型的水文监测站屹立于库区边缘。两点红色建筑,衔接起一条悠远的生命之泉。

水库大坝灌溉闸口正在放水

  水库碧波荡漾,水质十分清澈。从库区到百姓家,磨盘山水一路有过怎样的经历?工程建设者勾勒了这样一条简单的“路线图”:磨盘山水从源头汇集到水库,通过176公里的输水管线输送至位于香坊区朝阳乡的磨盘山净水厂,再经过严格的净化处理后,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区居民家中。

  水喝起来有点甜,话说起来有点简单,这项浩大工程的背后有谁知道凝聚了多少人的多少心血呢?

  “长距离的引水进城工程其复杂与艰难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得到的,磨盘山水库工程建设的难度非常大。”哈尔滨市供排水集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王强说。

水库管理处处长张波接受记者采访
巍峨的坝体

  49米高的坝体,巍峨屹立,406米长的大坝,宛如镶嵌在拉林河水之间的一条玉带。

  甘泉润万家。据磨盘山水库管理处处长张波介绍,磨盘山水库库区面积29.21平方公里,蓄水位已达到314.37米,蓄水量达2.64亿立方米。

  静谧、潺潺的拉林河水默默地记录着这里发生的一切。


水库泄洪区

  磨盘山水库供水一期工程于2003年4月开工建设,工程建设者们克服了重重困难,攻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不论是在水库工地、长途输水管线工地,还是净水厂工地、市区配水管线工地,只要有工程的地方,就有建设者的身影。身上时常挂满伤口,心里时常顶着压力。建设者们用泥水、汗水浇筑工程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心血、热血凝聚其中。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副总王强接受采访

  王强介绍说,磨盘山水库供水工程中的供水洞是输水管线的起始阶段,1385米,供水洞的出口是工程遇到的第一个技术难题,既要和管线全部连接,保证供水通畅,又要防止塌方、冒顶现象的发生。由于地质条件极其恶劣,水库出口处采取的是凿洞方式,设计施工每天进尺4米,最少的时候每天只能进尺两、三百毫米。有的地段岩石的硬度达到12级以上,施工难度相当大。长输管线数十次穿越铁路、公路、河流,难度之大为施工者始料不及。就是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凭着韧劲,历经三年,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恩泽于水库的稻田
灌溉稻田的水很清澈
水库灌溉的水田

  水是生命之源。现在,磨盘山水库每天都能向市区输送45万立方米的优质水。在春季水田灌溉时期,还要向下游提供灌溉和环境用水,2006年1.4亿立方米,2007年2亿立方米,今年已经提供近1亿立方米。二期工程已于2007年5月开工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主要建设项目就是再铺设一条从磨盘山到哈尔滨市区、全长176公里的输水管线;在磨盘山净水厂,再建设一个日处理能力45立方米的净水间;再建一条64公里长的市区配水管网。“说得直白些,差不多就是把一期工程复制、粘贴过来。”一位工程负责人形象地说。

输水管线就是这些钢筒混凝土管(PCCP)连接的
管线铺设工地
工人在紧张施工
工地上的大型施工设备

  据介绍,目前,铺设通往市区管线的工程共有13个标段在同时施工,工程输水管线已经铺设完成101.361公里;在平房区净水厂旁的二期工程净水间内,内墙的抹灰以及配套设施正在建设中,工程总量的80%已顺利完成;铺设完成市区配水管网20多公里。


  一项优质工程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除采用重力流配水技术外,磨盘山水库工程还有许多创新之处。工程第一次在中国最北方的大都市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这种美国标准的管材物美价廉,适宜长距离输水。这在后来为国内一些大型工程所效仿。

  从1999年做出决策至今,已近十年时间。水库供水工程各项设计和建设标准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不久前国家松辽委负责人在检查工作时对磨盘山水库给予高度评价:按照现行的国家检测标准,磨盘山水质、库区建设、保护工作,在全国仍是一流的!设计的前瞻性由此可见一斑。

  在哈尔滨市2006年十大环保事件评选中,“哈尔滨市民喝上磨盘山水”居第一位。百姓用最朴实的行为掂出了磨盘山水库工程的分量。

  2007年省、市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对二期工程检查时工程建设受到表扬,净水厂二期工程建设被列为“样板工程”……

净水厂外观
二期建设工地

  家住道里区新阳路的刘女士是第一批喝上磨盘山水的用户。她说,磨盘山的水特别甘甜、清凉。夏天打开水龙头就可以直接喝“冰水”,水龙头在常温下有“上霜”现象,水越放越凉。

  磨盘山的水到底好在哪里?王强一语道破其中奥秘。“磨盘山的水天生丽质,大部分时段、大部分指标都达到了国家1级要求,能达到这个水质要求的占全国总水质资源不超过3%,这一点足以说明磨盘山水是弥足珍贵的。”

  作为迄今为止哈尔滨市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磨盘山水库不仅创造出供水直接效益,而且创造出灌溉、防洪、环境用水等综合利用效益。磨盘山水库使哈尔滨市区供水量的设计能力由原来87万吨/天提高到167万吨/天,除满足拉林河干流现有水田灌溉外,还能扩大水田灌溉面积24万亩。全国优质水稻主产区五常市因为水库的坐落而受益很多。现在,磨盘山水库形成多水源、分质互补的综合供水体系外,还提高了城市供水的安全性,对实现哈尔滨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经济发展环境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哈尔滨供排水集团总经理马振说,建设者们现在倒排工期,夜以继日,争取将磨盘山供水二期工程调试送水的时间由原计划的2010年提前至2009年末。

  工程建设者们这样“拼命”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争取尽早消除城市用水低压区和“夜来水”现象,尽快让更多市民喝上优质水、放心水。

责任编辑:邱士民

【专题】集中心思抓发展 围绕重点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