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19日讯 收废品对于广大市民来说已经是很熟悉的事情了,废品回收也成了比较火爆的行业。如今,废品收购站更是“进驻”居民小区。可是,越来越多的废品收购站在“占领”小区,给居民卖废品提供了方便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亟需治理的严重问题。
道里区工程街104号院居民反映,原来院内有个豆制品加工厂,现在已变成废品收购站了,严重影响该院居民的正常生活。记者到南岗区、道外区等老城区走访发现,很多的居民小区里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对于这种问题,哈尔滨市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于占成认为至少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卫生堪忧噪声扰民
小区内废品收购站人员环保、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环境很差,收购来的废品有时要存放很长时间,收购站里经常发出难闻的气味。春夏时节蚊子、苍蝇到处乱飞;收购站里还经常传出刺耳的切割金属废品的声音,夜间还常有大货车来到这里装废品(拉废品的大货车一半都在夜间行车),噪音让人无法入睡,附近的居民常常连窗户都不敢开。
违章建筑安全隐患
小区内废品收购站大多数租用违章、临时建筑,加之收购站人员流动频繁,消防意识淡薄,存在着极大的消防隐患。由于废品收购站里存放着很多废纸、泡沫、液化气罐等易燃品,如果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另据居民反映,社区内的健身器械、铁凳子、电话线、空调散热管、铁制广告牌等经常丢失,很多是废品收购人员所为,无照经营的废品收购站成为偷盗市政公用设施销赃的最大场所,政府、居民财产损失的同时还伴生了很多安全问题。
无证经营管理疏漏
研究所调研的废品收购站中,无一家能出示工商部门核发的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而且有关职能部门,对这种“无证”经营大都回答不清楚。
废品收购作为特种行业,早在2005年8月哈尔滨市政府出台的《哈尔滨是城市居民居住环境保护条例》就明确规定:“不得在居住小区,居民楼、院内开办污染环境的废品收购站及进行污染环境的废品贮存、处置活动。”但是,“破烂王”现象恰恰说明哈市相关职能部门对于废品回收行业的管理不到位。
于占成研究员认为,一个城市要运转,必然要产生废品,而废品回收行业恰好解决了城市废品处理的问题,作为城市的管理部门是不是应该规划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