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2006年北极村邮电支局,在支局长尹静的带领下,北极村邮电支局完成业务收入31.19万元,较上年增长3.57%,储蓄余额净增204万元,完成年计划的204%。
一、加强支局管理,充实业务知识
为提高营业窗口的整体业务办理能力,她积极组织职工学习业务知识、强化操作技能,结合定期培训考核和轮岗互换制度,使一线的业务服务水平多次得到上级的表扬和奖励。尤其参与管理之后,她深感自己业务知识的短缺,单一的投递知识已不能适应支局长的工作需要,业务学习成了她生活和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她深有感触地说:“不懂业务知识,就很难宣传业务,发展业务,更谈不上管理了,尤其在储蓄、保险等金融业务上,不懂业务直接影响我们支局的收入。”
在实际工作中,她发现支局管理和经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些规章制度没能很好的执行,缺少严格的考核制度,奖惩制度不完善,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干与不干区别不大,存在“大锅饭”心理,员工业务水平不够高,窗口营销能力差,“坐等服务”偏多,“出去服务”偏少,没有很好的抓住旅游资源优势搞创收。为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06年初,尹静根据支局的实际情况,严明考核制度,完善奖惩制度,制订奖金的二次分配制度,将业务的发展和员工的收入结合起来,提高员工参与业务发展和积极性。在员工的使用上采取少用工、用好工的原则,以服务态度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建立考核机制。提高支局的整体服务能力。
二、结合北极村实际,大力开发市场,做好业务发展
随着漠河县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北极乡的旅游资源优势逐渐显示出来。为了更好地抓住这一收入契机,她经常与外来游客交谈,了解到大部分的游客到了中国北极之后第一需要便是留念,以及通过书信方式寄给亲朋好友,这就为北极乡邮政的邮资封、纪念币等的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并向县局申请了大量的能够满足游客需求的邮资封、纪念币等实用性邮品,仅2006年5月至8月期间,实现收入近8万元。
2005年初,北极乡支局正式开办特快专递业务。但是由于农民对特快专递业务的了解特别少,加之每周支局向县局送邮袋两次,农民普遍认为特快专递与挂号信、平信的速度没有多大差别。这使05年度特快收入极少。为了尽快发展特快业务,提高特快收入,消除农民对特快专递业务的误解,尹静经常向用户宣传使用特快专递业务的好处,重点介绍特快专递业务的快捷、安全性,使农民们对特快专递有了新的认识,为了使农民尽快感觉到特快专递业务的快捷、安全性,在做好特快专递邮件投递的同时,尹静时常根据用户的需求,适时调整特快邮件的发送班次。把一些特快专递邮件及时送到县局,使当地农民对邮政特快专递业务的快捷性、安全性给予认可和支持。尹静利用这一条件强有利的来拉动了漠河乡支局特快业务的发展。06年特快业务收入3310元,完成年计划150.45%。
每年冬季的11、12月份,是农民卖粮的季节,资金流量较大,尹静带领员工积极向农民广泛宣传邮政储蓄、绿卡等知识,使他们进一步了解了邮储的安全可靠性、方便灵活性,增强了他们对邮政企业的信任。仅06年11、12两个月,尹静依靠“亲情服务”,使其支局储额净增五十多万。
经过近一年来的苦心经营和艰辛付出,终于扭转了漠河乡支局经营的不利局面,储额、保险额、包裹收入等,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截止到2006年末,漠河乡支局完成收入31.1万元。比上年增长3.57%,受到了县局的表彰和奖励。
如今,她参加邮政工作已经十五年了,她清楚地知道,自己虽然是一名普通的邮政员工,但她的一言一行代表着邮政企业的形象,展示着北极邮政人的风采。她今后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做的工作还很多,她会加倍努力,让她的青春在农村邮政服务的领域里闪光,用真诚、质朴与辛劳去实现她的人生价值,把这颗火热的心献给的漠河的父老乡亲,献给她一往情深的邮政事业。为了这项神圣的事业,她将勇往直前,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