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20日讯 黑龙江省虽然只是中国的一个省份,但是论面积、论人口,黑龙江省不亚于一个中等国家;论经济总量,2007年黑龙江省GDP相当于世界排名50位的国家,这种位次还有上升之势。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从日前在哈尔滨召开的第十九届中国哈尔滨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简称哈洽会)上了解到,与会各方对于黑龙江省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发展中的地位及前景普遍看好。
独具中心优势
黑龙江省省长栗战书形象地说,"黑龙江省要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发挥好‘大通道’、‘大基地’、‘大平台’、‘蓄水池’和‘休闲地’作用。"
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中心腹地,幅员45万多平方公里,面积既大于韩国、朝鲜,也大于日本,是中国面积第六大省,也是沿边开放第一大省。黑龙江省拥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与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相接,可直达欧洲;拥有经俄罗斯通往日本和韩国的江海联运、通往朝鲜的陆海联运通道,区位优势明显。可以发挥联结中国南方省份、辐射东北亚各国的贸易"大通道"和"大基地"作用。
众所周知,黑龙江省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拥有占全国1/10的优质耕地,是全国第一商品粮大省、第二畜牧业大省,水稻、大豆和山特产品的产量均居中国前列,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市场优势明显,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食品加工的资源优势,可与食品依赖海外进口较多的日、韩、蒙、朝形成产业互补关系。
当然,黑龙江省还是中国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在石油化工、电站成套设备、微型汽车、支线客机生产等方面国内一流、特色突出,生物产业、家具制造业也比较发达,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今后,将以建设东北亚地区现代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生物产业、家具制造业基地为目标,发挥面向东北亚的出口加工"大平台"作用。
如何发挥"蓄水池"作用则更为形象。黑龙江省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富余劳动力达500多万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新农村建设中,黑龙江省积极引领乡镇劳动力参与面向俄、日、韩等周边国家的劳务合作,成效显著。2007年全省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6.9亿美元,在外劳务人员4.5万人,其中有相当数量是高素质的人才。未来还有向东北亚相关国家输出更多质优价廉劳务的巨大潜力。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还是中国生态环境最佳省份。大森林、大草原、大湿地、大冰雪驰名中外,且没有台风、没有海啸、没有地震、没有疫病,是中国旅游最舒适、最安全的省份之一,也是东北亚地区旅游价格相对低廉的地区,冬季冰雪游和夏季避暑游已成为独具魅力的旅游品牌。2007年全省旅游总收入占GDP比重首次突破6%大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7年接待境外旅游者141万多人次,其中俄、韩、日游客增加明显。应该说发挥东北亚旅游"休闲地"的作用不成问题。
投资前景光明
"黑龙江省是中国少有的尚未完全开发的一座’金山’,现在选择投资正逢其时。"栗战书省长向与会各国和地区发出了热情邀请。
栗战书省长介绍,目前,黑龙江省正在全力推进土地面积达900多平方公里的"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开发建设,按近、中、远期分步开发,总体规划投资2200多亿元。东部煤电化基地由鹤岗、双鸭山等四大煤城及佳木斯、牡丹江组成,产业基础雄厚、能源充足,吸引外来投资和产业集聚的优势突出,是黑龙江省深化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投资前景无限。凡是外国投资哈大齐工业走廊和东部煤电化基地的企业,我们都将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
勿庸置疑,黑龙江省还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耕地面积近1000万公顷,是全国土地后备资源最多的省份,也是黑土地最多、绿色有机食品最多的省份,具有年产500亿公斤粮食和300万吨肉类、460万吨牛奶的能力。发展种养殖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是黑龙江省未来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主攻方向,可以说投资农业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前景广阔。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交通的支撑作用。据介绍,目前黑龙江省高速公路里程已突破1000公里。"十一五"期间,正在启动全省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立体交通发展的"大提速"计划,黑龙江省将开工建设哈尔滨—大连铁路客运专线和哈尔滨—齐齐哈尔城际高速铁路、东部煤炭运输通道扩张等大批公路交通项目,需要总投资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现在哈尔滨地铁、黑龙江大桥项目也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另外,金融业是黑龙江省加快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领域,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已经出台了吸引外资银行进入黑龙江省的新政策;黑龙江省的商品粮、能源、原材料、装备制造等货物外运数量庞大,物流产业发展潜力巨大;旅游资源也相当丰富,极具开发价值。商品贸易口岸和服务外包时机已经成熟,面向俄、日、韩等国的商品贸易集散地作用越来越明显。大庆产业园和黑龙江软件园等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区及哈尔滨动漫产业基地建设也初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