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北网6月25日讯 今年的高考中,哈师大附中高三17班的曹萌以662分的总成绩,当选哈市今年文科高考状元。她填报的志愿是北京大学。“我就是非清华、北大不去。”一向稳重的曹萌此时豪气冲天,一扫去年以8分之差落榜清华的阴霾。这次她终于如愿了。
性格特点
文静坚强胆儿还挺大
记者了解到,曹萌的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爷爷奶奶都有病。上学时家与学校距离很远。夏天还好说,冬天经常是两头见不到太阳。“这孩子胆儿挺大,不过我不放心,有时我就到车站去接。”母亲潘福英说。
潘福英告诉记者,曹萌从小就很自立,上小学二年级时,就一个人从原动力区坐车到哈尔滨少年宫学声乐。曹萌参加了小雪花艺术团,去黑龙江电视台、哈尔滨电视台和哈尔滨话剧院录节目和排练节目时,都是一个人去,从来不让大人接送。
感人故事
痛失父亲错失清华
不幸来源于2006年10月末的一天,心脏不好的父亲突然猝死,那时曹萌正处于高考冲刺阶段。或许是受了丧父的悲痛,抑或许是压力太大,在哈三中班级里排前两名,全学年排前5名的曹萌在去年的高考中打了622分,以8分之差落榜清华,而第二志愿竟然没报,显然在这个外表看似柔弱的女孩心里是下定了怎样的决心。“我就是非清华、北大不去。”曹萌说。之后,她在哈师大附中复读,多次测试,始终在班级里排第一名。
“以后就是我们娘俩相依为命,可以说日子过得非常艰难,这回好了,终于熬出头了。”此时,潘福英百感交集。
学习经验
从不补课只吃透教材
“我不补课,第一家庭条件不行,第二我不相信补课的神奇。”曹萌说。
她认为她的成功之处就是跟上老师课堂上的节奏,认真听讲,至少课堂的东西一定要保证会。有困难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掉,不能往后拖,留到明天,有得过且过的思想。
不搞“题海战术”怎能有好成绩?曹萌用行动和结果证明:学透教材能事半功倍。从升入高中起,曹萌就主抓教材。在其他同学到处搜集课外习题,购买各种练习册时,曹萌却集中精力研究教材。她反复推敲教材上的每一个公式、每一道例题,举一反三。
老师眼里
她总是班里的第一
24日晚,当记者打通曹萌的班主任郭建民老师的电话时,他正在我省对口支援的灾区——四川剑阁县援教。记者明显感觉电话那头的郭建民抑制不住的兴奋。
郭建民说,曹萌是复读生,来到班级里给他的第一印象就是这个女孩非常稳重。“她在班级里的成绩基本都是第一,发挥非常稳定,从不大起大落。”在考试那天,郭老师还特意到道外区的考场去安慰曹萌,为她加油打气。
未来选择
很喜欢工商管理专业
填报志愿,曹萌选择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的工商管理专业。她说她特别喜欢北大的校园、北大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北大适合像她这样学文科的女孩。而且光华管理学院有很多名师,包括名誉教授都是名师。除了这些,曹萌感觉最重要的就是她十分向往这个专业,以后也要在这个专业上发展。
●状元感言
“人贵在坚持,有一种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勇气,我想什么事都能成功。”
——曹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