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到“小升初”的时候,各家民办中学都利用国家给予的政策抢先一步招收新生,“生源大战”提前上演,由此也引发了一些问题。
“考试大战”争夺优质生源
东北网6月25日讯 《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能进行任何考试招录新生。《民办教育法》又提出,民办校可以进行自主招生,两部教育法律存有矛盾之处。日前,在哈尔滨市刚刚结束的民办初中、民办公助校的“小升初”考试中,这个矛盾凸显出来:一方面是不让公办校考试选新生,而另一方面民办校阅读、奥数、外语科目大张旗鼓地考。这样的考试,能否体现教育的公平性,再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民办名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记者陈宝林摄
今年的“小升初”考试主要集中在南岗、香坊、动力等几所民办初中,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一些民办初中为了择优选学生,试题的难度越来越大。一位热门学校的老师透露,去年语文试卷的阅读竟是该校初四毕业班的一道练习题。另一所民办公助学校的数学试题甚至涉及很多初中一年级的课程。一位教奥数的老师说,今年择校考试的一些数学题,就是老师也得想想才能答出来,有的语文试题是初中的知识。如此高难度的试题让有些孩子考完试大哭起来:“有的根本没有学过的,根本就答不上来。”
每年哈市约有九万名小学毕业生。据有关人士透露,今年参加民办初中考试的学生约在一万名左右,由于都集中在这几所热点的民办初中,为此,竞争比以往要更为激烈。一些教育界的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教育部门不采取相应措施,规范考试范围和难易度,照这样的态势发展下去,明年的竞争形势会更加激烈,试题难度恐怕也会越来越大,直接的结果就是择校的小学生负担越来越重,发展下去,会产生不良结果。
与名校“对口”的课外班走俏
激烈的竞争给家长、学生带来了巨大影响,让面临择校的孩子们参加的补习班越来越多,家长的负担也愈发沉重起来。
日前,在开发区的一所文化补习班,记者看到前来给孩子报名、咨询的家长特别多,虽然一堂课学费四五十元,而且一次就要交齐20堂课的,家长们也毫不犹豫。一位家长说,听说今年考上民办名校的有不少是奥班的学生,都是在这个补习班学习的,所以也前来报名参加。位于南岗吉林街的一家奥数班则明确告诉学生,如果想考入一些知名的民办中学,假期参加奥班学习才能有胜算的可能。这个学校还把今年考入各类民办初中学生的照片贴在走廊上,以证明自己的教学效果。
8岁的李壮在香滨小学上三年级,今年父母听亲属说,择校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难度加大了。为让儿子择校更有把握,六月份父母便为他报了两个奥数班,其中一个班说是考某著名民办公助校必须上的。父母还给他报了新概念英语班,准备参加9月份的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拿证书。李壮说,自己现在还在学习长笛,还有一个作文班。“这样下来,除了正常上课外,我要应付五个课外补习班。”
李壮的妈妈说,本不想让孩子这么累,可是今年的“小升初”考试形势严峻,又是大量阅读题,又是奥数的,十多岁的孩子两个小时内答三样不同的科目,不找一个对口补习班心里也不踏实呀。
重压之下学生出现心理焦虑
“今年某某民办初中报名8000多人,只收七八百人,比例为1:10 ,比高考录取比率还低。人家考上南岗某所民办初中的学生,不仅要到指定补习班学习,而且家长填写单位也要门头越大越好,外语必须学完新概念第一册的前80课,孩子还得是班干部……”“小升初”考试虽然已经结束有一段时日,可是有关如何能考上民办初中的种种消息一直不断。
一些家长听说如果报考民办初中的学生,没有职务,没有证书,又没参加什么竞赛,成绩也不优秀,就会马上淘汰,就托人找关系为孩子在班级谋个一官半职。还有家长听说学生报名材料非常重要,公共英语一级二级,奥数“迎春杯”、春蕾杯作文竞赛一、二、三等奖,市区级的证书都在录取的分数统计上占据重要分值,于是便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领孩子参加竞赛以便得到证书。
记者对哈市香滨、大同、复华、继红等五所小学的近百名学生调查发现,孩子们都在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少则三个,多则四五个。20%的孩子除了补习文化课外,还有书画或钢琴课,旨在考级拿证书,增厚敲开民办初中的“敲门砖”。
教育界一位资深人士认为,民办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如今日渐成熟,已成为重要的社会办学力量。特别是当中涌现出了一批名校,灵活的机制,先进的管理模式,吸引了大批优秀教师和优质生源。从过去上门招生无人理睬,到现在抬高门槛儿挑挑捡捡,客观上说是一种进步。不过也应注意的是,民办校招生中,也出现了一些违反国家义务教育法规的现象,如变相考试,过度炒作等,都对当前大力倡导的素质教育形成了一定冲击,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应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规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