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6月30日讯 方正县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科技惠农网络建设,把科技知识、市场信息和农村实用技术通过现代网络技术普及、传递到千家万户,对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增产、实现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3年过去,如今,方正县的农民流行一句口头禅“致富不找县长找市场”。
电脑进村观念更新
科技惠农信息网络建设是伴随服务“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出现的新事物。2005年,方正县开展了科技惠农信息网络建设试点工作。在试点工作中,方正县解决了手续减化、费用减免、网费、电费优惠等实际问题,在哈尔滨市率先实现了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全覆盖。目前,方正县已建科技信息站95个,占行政村的119%。农村拥有电脑1480台,电脑入村率100%。截至去年末,有2.4万人次、占农村人口18.5%的农民走进科技信息站,查阅市场信息,寻找致富项目。通过科技信息站,农民走进市场,了解市场,加快了农民生产观念的更新,实现了“不找县长找市场”的转变,促进了农民增收。
网络牵线大有钱赚
2005年,宝兴乡胜利村村民朱宝军通过上网跟踪查询水稻收购价格,最终和村民们以每公斤1.9元的价格出售,使村民们多收入近120余万元。会发镇永丰村朱云丰通过科技信息站,查询到水稻插秧机的价格和供求情况,在科技信息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从江苏、内蒙古等地订货,销售到周边延寿、依兰等县。归国华侨、绿荫食品有限公司经理马同庆,通过网上查询了解到速冻黏玉米和山野菜的市场行情及生产技术,在原有一处加工厂的基础上,又投资300多万元新建一处加工基地,并通过网络与沈阳及日本建立了长期供销渠道,同时与农民签订了3000亩的生产订单。宝兴乡新丰村、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通过本村科技信息站查询劳动力输出及转移相关信息,向日本、韩国输出劳动力31人,向省外输出劳动力43人,每年增加农民收入320余万元。
能人投资农民受益
方正县还积极鼓励“能人”投资建设农业科技信息站,松南乡一名旅日华侨一次性投资30万元,承包建设了17个科技信息站,使这个乡实现了一村一点。据统计,全县动员社会力量投资160多万元建设信息站,其中社会“能人”投资占42%,华侨投资占27%。
3年来,科技信息站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利用网络信息谋求发展的积极性,加快了电脑走进农民家庭的步伐。据调查,2005年3月,方正县有电脑960台,如今已发展到1480台。科技信息网络建站以来,通过网络信息指导销售,仅水稻一项就使全县农民增收24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