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日讯 6月28日,依兰县五国城广场彩球飘飞、礼炮齐鸣,由哈尔滨市旅游局与依兰县政府共同举办的——中国移动·第九届依兰漂流文化节在这里隆重开幕。
本届漂流文化节以“养生、避暑、人文、和谐”为主题,集旅游、经贸、文化于一体,全力打造“旅游的盛会、交流的平台、人民的节日”。漂流文化节活动持续三天。每天均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开幕式现场人数达5000人以上。
依兰是全省旅游发展大县,哈尔滨市旅游发展强县,近十年已累计接待旅游人数261万人,旅游业总收入实现8.84亿元,其中2007年旅游接待人数达4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89亿元,2008年预计旅游接待突破5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超过2亿元。
今年,依兰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未来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加速培育发展,明确了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经过几年发展建设,依兰县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投入近2亿元资金,打造了以巴兰河漂流为龙头的生态旅游和以坐井观天园为代表的人文旅游两大优势旅游产业。
本着“以节造势、以势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县”的总体思路,依兰漂流节已成为唱响全省的重要旅游节庆活动,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灵活运用了电视、报纸、网络、杂志、广告牌等宣传手段,塑造了依兰鲜明的历史文化名城形象。该县旅游配套产业发展迅速,开发了以依丹旅游公路为代表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全面提高了依兰旅游景区的可进入性。依丹旅游功能公路是全省重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公路全长45公里,投资6621万元,从2003年开始施工建设,截至2007年7月全线竣工通车。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建设了五国城宾馆、报达山庄、锦江大酒店、依兰宾馆等大型接待服务设施,日住宿接待能力提高到8000人以上,旅游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开发以徽钦二帝坐井观天园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景观。坐井观天遗址是世界级的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坐井观天项目是依兰旅游部门酝酿多年的项目,2003年被确定为依兰旅游重点项目,切实提上重要推进日程。县旅游部门先后组织考察团赴开封、杭州、北京等地学习考察,聘请12位全国最著名的宋辽金历史学术和古建筑专家,编制完成集学术性、艺术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坐井观天园开发规划》。又通过置换方式成功推进了一期工程建设。公园一期工程于2003年动工建设,2004年6月26日面向游人开放,公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投资600万元。坐井观天园的建成,实现了依兰几代人的梦想,成为依兰古城文化旅游的新亮点,为省市历史人文景点开发抹上了浓重的一笔,现已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按照《依兰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要求,依兰以加快旅游景区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规范景区管理为突破口,推动资源整合和集团重组,推进旅游目的地形象全面提升。到2010年,力争接待国内外旅游总人数达到70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实现2.8亿元。
这届依兰漂流文化节经贸洽谈会上,有黑龙江华富风力发电有限公司投资额为5亿元的依兰鸡冠山风力发电二期工程和黑龙江冠伦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投资额为5000万元的30万吨炼钢、轧钢等8个项目签约,签约总额达6.1亿元,创历届漂流节之最。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哈尔滨分公司总冠名赞助了本届漂流文化节,该公司还积极参与依兰城市建设公益活动,在落雁湖等公共休闲场所免费制作安装长椅、垃圾箱等公共设施。
图为游客在风光旖旎的巴兰河上漂流。张丽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