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信息透明应对有术高度戒备 哈市民心态平稳迎大雨
2008-07-06 11:22:00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张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6日讯 “哥们儿,这雨咋还不下呢,不是说下午就有暴雨吗?”5日,哈市市民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问雨。根据省气象台预测,当日下午哈市将有暴雨来袭,广大市民都在关注着城区会不会有涝情、松花江会不会有汛情。让人们松了一口气的是:直到21时25分许,局部地区才下了一阵不足5分钟的小到中雨,城区生活几乎未受影响。截至24时,哈市又出现降雨,但未出现大到暴雨。

  备好雨具该干啥就干啥

  时间一过12时,哈市居民的神经就有些敏感起来。记者在兆麟公园听到不少市民招呼的头一句话都是:下午要下暴雨,准备好了吗?这雨咋还不下呢?天空中的阴云越聚越密,哈市的气温也越显凉爽。14时许,记者在中央大街和防洪纪念塔附近看到,街面和江畔依旧是人流如织,出外游玩的市民并不比平常少。与往日有所不同的是,不少市民都带着雨伞。

  18时许,记者来到经纬街与友谊路交口处的一个休闲广场,看到不少中老年人正在欢快地扭着秧歌。一位身着绸服的大娘轻松地说:“天不下雨,咱该干啥就干啥。下了雨也不怕,都带着伞呢。”19时许,记者来到了江畔路,看到摆摊儿和游玩的市民非常多,江边灯火通明。一位市民说:“这天气闷得厉害,在外面逛逛也挺好的。不管下不下雨,现在的空气真是又湿润又凉爽。”

  信息透明大家心态平稳

  在车辆厂文化宫附近的一条小街上,一些小店面依然摆出了大排档,在室外就餐的人也很多。一帮年轻人正喝着啤酒,他们说:“虽然说有暴雨要来,但大家的心态都很平稳。”这个平稳被很多居民解释出了多层含义:政府对暴雨可能引发的内涝、汛情很重视,也做了多方面的准备,让大家放心;信息非常及时透明,让大家心理和装备上都有准备;城市需要一场大雨来“洗洗澡”,这里面也有不少情趣。

  复华小学的一名家长正领着孩子逛街,她告诉记者:“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学校将周一的期末考试都推迟了。”记者从一些市民口中也了解到,5日到7日,不少参加艺术班、国学班、英语班、奥数班学习的孩子也都放假。在友谊路的一家饭店里,一名就餐的孩子甚至天真地说:“下雨可真好,提前就放假了。”

  雨来不大城区空气宜人

  让大家等待许久的雨水终于来了。21时25分许,道里区部分街路飘起了小雨,不过还未等雨水淋透路面,便悄然停止了;21时35分许,一名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宣化街一带下了比较大的雨,不过没有5分钟就过去了;21时40分许,学府路的一位居民告诉记者,他们那里也下了一阵雨,不过比预想中的暴雨小得多;同一时间,家住通达街的一位市民也在报料,通达街也下了阵雨,小得很,一会儿就停了,坐在在排档里吃饭,身上都没湿。

  一场并不均衡的降雨过后,哈市的空气显得更加清爽。记者相继走访了道里区的多条街路,看到市民们基本都是在正常地出行和娱乐。时至23时以后,街面上的人群反倒比往日增加了不少。“这种清新宜人的天气,实在是难得。不管后半夜会不会降下暴雨,先享受一下再说。”在地段街上,一对携手散步的中年夫妻这样说。

  坚守岗位及时传递雨情

  “说句实在话,我们对松花江哈尔滨段的防汛特别有信心,下再大的暴雨,只要防汛单位竖起那种钢闸板式的防洪墙,百年一遇的洪水我们也不怕。”一些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由于前半夜雨水不大,哈市市政排水工程和高架桥上下并没有出现险情,通行非常顺畅。22时以后,记者发现哈市主要街路的路灯都已关闭。据悉,路灯关闭的原因是防止后半夜突降暴雨,发生因雷电引发的事故。

  记者拨通了省交通厅信息中心的电话,了解到5日前半夜几条高速公路并没有突降暴雨,路面运行情况也很正常。记者又从哈市水文局了解到,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位还保持在115.11米,比4日只是略有升高,并未体现出上游降水的征兆。记者随后又拨打了省市一些收集水情信息单位的电话,发现均有人在值班,也都没有全省各地和哈市区县严重雨情的信息传递过来。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