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0日讯 日前,家住哈尔滨市道外区的刘女士从胆内取出了1500余粒结石,解除了困扰她多年的病患。据医生介绍,胆囊内有如此之多的结石在临床医学上较为罕见。目前,哈尔滨市胆结石疾病“重女轻男”,不运动、肥胖、不吃早饭成主要诱因。
据了解,今年52岁的刘女士,近两年上腹时常疼痛,但她以为是胃痛,一直没太在意。近日,刘女士突然出现高热、上腹部剧痛,几经药物治疗均不见效,来到市第四医院求治,被诊断为急性胆囊炎、胆结石症急性发作。医生为刘女士实施胆囊切除术时发现,结石已填满了她的胆囊,如不及时取石,恐怕有穿孔的危险。术后,患者家属数了一下取出成形的结石,竟多达1500多粒,最大的如黄豆,最小的如小米粒大小。
据市第四医院普外科医生付大伟介绍,现在得胆结石症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是“重女轻男”。医生总结患胆结石症主要有四大诱因,首先是不愿意运动,使胆囊肌的收缩力下降,胆汁排空延迟,容易造成胆汁淤积,胆固醇结晶析出;其次,体质肥胖者,平时爱吃高脂肪、高糖类、高胆固醇的饮品或零食,造成身体发福,调查显示,体重超过正常标准15%以上的人,胆结石发病率比正常人高5倍;第三,现在越来越多年轻人不吃早餐,医生认为,这样会使胆汁浓度增加,有利于细菌繁殖,容易促进胆结石的形成;此外,长期餐后坐着吃零食,胃肠道蠕动受限,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胆汁排泄,妨碍胆汁酸的重吸收,致胆汁中胆固醇与胆汁酸比例失调,胆固醇易沉积下来。
因此,医生提醒市民,预防胆结石应注意饮食调节,膳食要多样,生冷、油腻、高蛋白、刺激性食物及烈酒等易助湿生热,使胆汁淤积。也应该少食。富含维生素A和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鱼类及海产类食物则有助于清胆利湿、溶解结石,应该多吃。同时,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按时吃早餐、避免发胖也是非常重要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