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1日讯 8年内黑龙江省将集中改造农村泥草房160万户。那么,这160万户农民的新住房将是什么样?日前,省政府明确了建设原则,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出台了改造标准。
节能省地是农村泥草房改造的首要标准。改造过程中将克服盲目建设、重复建设、无序建设和浪费土地资源等问题。依据“撤并自然屯,壮大中心村,发展小城镇”的思路,从中心村、行政村或较大的村开始,坚持集约利用土地,引导农民到中心村建房,腾挪出的土地将复垦利用。同时引导和鼓励农民建设楼房。
农村泥草房改造对抗震也提出了要求,由政府出资建设的农房和泥草房改造工程必须按照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勘察设计,鼓励农房建设和泥草房改造工程采取抗震措施。具体要求是地基一般要超过冻土层;砌墙要用水泥砂浆;在地基上和房檐下各设一道钢筋水泥圈梁。在环保方面则要引导农民建设节能住房。全面推广和应用草砖、草板、太阳能、复合墙体、空心砖、陶粒砌块、苯板、塑钢门窗、地下燃池等建筑节能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
此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下发的《省级泥草房改造示范村改造建设标准(试行)》,明确规定了泥草房改造的具体标准。即新建住房要有设计图纸、平面布局合理、使用功能齐全、立面造型美观;有条件的村庄对旧的房屋要进行节能围护改造和必要的修缮粉刷;新建房屋要设有室内卫生间,老房屋则尽可能改造设置室内卫生间;特困户、五保户住房建设标准面积在40平方米左右,一般住房按小康住房建设标准执行;庭院布置合理,院墙整齐,尽量通透;自来水和有线电视入户率及电话拥有率均达到100%。
泥草房改造示范村的建设标准是村庄内街道及边沟硬化率达到100%,设置必要的过街桥涵,村内排水通畅;建立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垃圾清扫运有人负责和管理,合理设置垃圾箱,垃圾日产日清,有固定的垃圾存放场地,无乱堆乱放现象;合理设置公共厕所;街道、庭院及村屯周边要因地制宜绿化、美化,有条件的村庄的主要街道合理安装路灯;大柴草垛一律出村,家禽牲畜要圈养;村庄要有村级公共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