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真情时刻
搜 索
两袋大米寄灾区 哈市清贫老夫妻收废品攒钱买米
2008-07-12 15:38:0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杜怀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2日讯 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给本报发来的一封感谢信,让我们知道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老人,他家境并不富裕,但把两袋爱心大米寄到了灾区。在大米袋子上,老人留下了一首诗和自己在哈尔滨的地址。借助着绵竹寄来的感谢信中这一点线索, 8日下午,记者辗转在金博花园小区找到了常洪义老人。

  “我是农民出身,当时在电视上看到灾区很多农民家园被毁,我心难受了很多天,想来想去就想捐100斤大米,给受灾的人邮去。这点东西太少了,表个爱心,没啥好采访的啊!”75岁的常洪义老人面对记者这样说,听说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给他发了感谢信,他高兴地说:“知道他们收到大米就行了,这我就很高兴了!”

  记者找到老人的家时,他去附近的高校校园收废品了。在小区开了一间食杂店的儿子对记者说起了自己的老爸:“我爸这辈子不容易,早年在农村生活艰难的情况下,还在四个儿女里供出两个大学生。老人小时上过5年学,爱读书,特别爱看文学诗歌方面的书,爱与有学问的人交流。这些年子女们在城里就了业,老人也随着将家搬到了哈市,但我妈瘫痪了,19年来都是他端茶倒水侍候着。他们生活也不宽裕。”

  说话间,老人推着收废品的小车回来了,车上装了些收来的纸壳。见到记者采访,老人有些腼腆。他的老家是我省的绥棱,来哈后卖过报纸,近年来岁数大了,家里还有瘫痪的老伴需要照顾,就没法在外面卖报了。现在老人每天基本是隔两小时出去一趟,收点旧书或废纸壳,然后赶紧赶回家照顾老伴。老人说,收废品不是为了养家,儿女都孝顺,都给钱贴补他和老伴的生活,只是当个营生,收来书还能自己看看,获得点精神食粮。再者,就是想将这些钱攒起来,捐给各地受灾的农民或学校,帮帮更困难的人。他说,自己是农民,知道农民的苦!

  这次汶川地震发生后,老人看了电视心情很沉重,那些场景时时浮现在他眼前,他要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子女们说各自在单位都为灾区捐款了,但老人说他要尽自己的一片心。于是他托人去粮店买来了100斤大米,又和儿子在家打好包装,冒雨将大米送到邮局,发给了灾区。几天后,他又跑到邮局,向国家红十字总会再次捐了50元钱。邮局的工作人员都认得他了,说您老不是都捐赠大米了吗,咋还要捐钱,老人说,能多帮帮就多帮,再献点爱心。

  提到在米袋上他写下的几句诗,老人说是有感而发,写得不好,只是表达一下心意而已。临别,老人小声说以后照顾好老伴的同时还要去收废品,挣来的钱攒好,有需要的人就献点爱心!

  缘起:两袋爱心米

  6月18日,绵竹市市长李友成陪同国家工商局的有关领导到绵竹物资接收处101仓库视察,在仓库的一角发现了两袋与众不同的大米。一只口袋上用黑色粗笔写下这样的诗句:祖国人民亲骨肉,我有足食让他暖。另一口袋上也用黑色粗笔这样写道:一方有难八方援,挺起腰杆再重建。邮寄地址是“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落款是:“农夫常洪义献,2008年5月29日”。

  小小的两袋米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这个清贫的家庭而言,这是一份对灾区人民浓浓的、厚厚的一份情。

  绵竹试验学校刘峙健

  灾区寄来感谢信

  尊敬的常洪义先生及您的妻子:

  您们的惠赠,我们已经收到,您们的爱心已到达绵竹,您们的爱心已感动绵竹,这一份弥足珍贵的捐赠将永留绵竹人民的心中。

  众所周知,5·12大地震让绵竹这个被誉为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的县级市遭到重创,昔日的美好家园成了废墟一片,东汽、剑南春、龙蟒等骨干企业面临瘫痪,沿山旅游开发陷入困境。万余名亡灵企盼故土重现生机,还有五十万人民渴望家园重现繁荣。来自全国各地的援助纷至沓来,五彩的帐篷让所有灾民有了栖身之所,一批批活动板房交付使用,永久性建筑正在规划建设。绵竹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建。

  我们的灾难是空前的,但我们的力量是无限的,那是因为我们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那是因为我们有一支坚强有力的人民军队,那是因为我们有像您和您的妻子一样的爱心人士无私的支援和帮助。所有爱心,无论多少,所有的善意,积沙成塔,都凝聚成强大的力量和无比的信心。庇佑绵竹苍生幸福安康,庇佑天下风调雨顺。

  灾难已经过去,幸福必将来临。我们相信,在祖国这个大家庭里,灾难只能让我们像浴火的凤凰,必将获得新生,必将以矫健的英姿重新腾飞。到那时,我们一定会邀请您们到绵竹做客,尽览绵竹旖旎风光,感受绵竹感恩热情!

  敬祝两老:幸福安康

  绵竹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宣传中心

  2008年6月18日

责任编辑: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