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捕捉机遇黑土地上觅商机 香港龙江合作愿景(上)
2008-07-16 08:45: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王雪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6日讯 3000多公里边境线,长期经贸科技合作、文化交流,黑龙江发展中俄区域合作条件可谓得天独厚。

  善于捕捉商机的香港企业不失时机抓住黑龙江省落实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俄罗斯实施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发展战略所带来的新机遇。

  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北,投向了黑龙江。

  记者先期采访了将随特首曾荫权来东北访问的部分企业,深切感受到了香港对与东北合作的热情和期盼。

  吹响进军东北的号角

  香港贸发局总裁林天福告诉记者,当行政长官曾荫权要率团访问东北的消息公开发布后,报名参加的企业很快超过百家,制造业、服务业代表各占一半,还有商会代表,当中包括大企业的决策层和中型企业老板。港商对于与东北的合作极为关注。

  一直以来,港商投资多集中在内地的沿海地区,如珠三角和长三角,而且投资方式大多是在当地设厂进行加工贸易。面对珠三角和长三角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形势,东北拥有水平较高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队伍的优势不断凸显,香港看好东北地区的发展潜力。

  林天福认为,香港与东北三省在经济发展上有很强的互补性,香港制造企业与东北的机械制造、电子等优势产业之间存在上下游合作关系。东北大部分工业对包括港资在内的外资全面开放,为两地企业的合资合作提供大量商机;在东北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对香港具有优势的服务行业,例如管理顾问、财务管理顾问及资产评估服务等存在很大需求;东北企业的产品,需要扩大海外市场,香港作为全球的采购中心,可协助东北的产品外销。在汽车零部件,高新技术合作,基建、房地产和旅游,金融及现代服务业,中药和健康食品开发等领域,双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东北拥有众多的人口,也给香港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说:“随着东北三省经济的迅速增长,三省已发展成为极具实力的消费市场。珠三角的港商也视东北三省为内销市场的重点开拓目标并藉此达到企业转型升级的目的。”陈镇仁用数字说明,2006年东北三省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108亿人民币,占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虽然东北地区的消费品市场比其他沿海大城市为少,但东北地区的消费市场在近三年间取得年均13.8%的增长,可见发展潜力巨大。

  TOPPY国际集团几年前就看好东北的消费市场的潜力,将生产北移,集团旗下五个著名服装品牌在内地逐步开设品牌服装专卖店,在东北的大连、沈阳、哈尔滨和长春都有网点,中国区营运总裁尹亚芬小姐说,集团会进一步投入新资源,争取在东三省开新店,探讨联营经销的商机。

  对东北市场寄予期待的又何止这些。康泰旅行社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士心介绍,香港有丰富的旅游推广经验和国际化的推广网络,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方面也有基础,两地在共同加强海外推广及人才培训上,有不少的合作空间。同时,他也希望东北三省政府部门多来香港推介自己的旅游资源,让香港更多的人了解东北,了解东北文化。

  太古集团麾下的国泰航空与内地同业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合作关系。太古集团主席陈南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期待着香港与东北三省之间开通更多的直航航线。

  龙港联手对俄合作互惠共荣

  “以黑龙江为基地,加快香港、黑龙江与俄罗斯经济通道建设,是一个三方互惠共荣的过程,三方优势将在深入了解彼此需求中实现互动。”被称为中国首家合资企业创办人、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伍淑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北的企业与香港业界缺乏主动的沟通与交流,信息闭塞,与外界的联系不够多,可是香港企业一直善于开拓新兴市场,两地的合作一定会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大有作为。

  “加快香港、黑龙江与俄罗斯经济通道建设。”伍淑清建议,黑龙江省应好好利用香港这个国际信息港、自由港,组建专门机构深入研究香港成熟的金融和银行体制。

  伍淑清认为,香港可以帮助黑龙江重新评估发展的条件,确定发展的目标,以技术和资金支持黑龙江继续保持作为中国最大商品粮生产基地的地位。

  “黑龙江省是全国闻名的资源大省、农业畜牧业大省和绿色食品大省,众多国际国内知名食品、乳品企业都在这里投资建厂;黑龙江在东北亚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是走出国门开拓俄罗斯市场的理想选择。”香港最大的金属容器制造商永富容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富昌曾因在内地14个省市建立20多家生产厂、创下全国每两个易拉罐就有一个产自“永富容器”的纪录,而被誉为“中国罐王”。2005年,他投资1000万美元,在哈尔滨开发区购下约2万平方米土地,建成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专用厂房,为雀巢、伊利和哈尔滨啤酒等名牌大企业配套。

  采访罗富昌时,他说,黑龙江的对俄经贸科技合作有更大的发展,也为香港企业提供了无限商机。就目前中俄贸易发展状况,两国经贸绝对能够再进一步发挥互补,进一步扩大贸易规模,共同规范交易秩序,保障企业权益,创造公平营商环境。俄罗斯绝对不是一个只可远观、难以参与的市场,如果香港企业及时把握机遇,在东北拓展业务,便能够以此作为跳板,以“先行者”的优势,抢占进入俄罗斯市场的先机,它优厚的潜力正等着我们去发现、去体验。

  香港工业总会主席陈镇仁以服装市场为例说明,他说,俄罗斯的需求很大,俄罗斯本身纺织品服装比较落后,纺织品服装是中国对俄罗斯出口的主要商品,占总出口的三成以上。黑龙江省“十一五”规划提出,充分发挥本省与俄罗斯边境线长、口岸众多、经贸文化交流较为广泛的比较优势,发展跨境加工,积极承接东南沿海省市轻纺工业的转移,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形成以机电、轻纺工业为主的出口加工产业集群,共同开发俄罗斯市场。同时,俄罗斯的消费者相当看重品牌,港商凭借其国际视野,以及对建立潮流品牌的经验,可与东北企业合作,一起打造成功品牌,开拓俄罗斯市场。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