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6日讯 毕业于哈尔滨市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的孙浩经过5年的磨练,如今已经成为哈尔滨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一家台资企业的高级电工技师,他曾参加企业十余个技改项目,创造效益达百万元以上,成为响当当的技术能手,为此企业向他开出每月8000元的底薪。在连日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如今在哈尔滨市像孙浩这样年薪近10万元的技工并不在少数,而且据哈尔滨市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哈尔滨市每年需要新增技工6万人,但缺口4万。技工人才供应短缺、企业找不到合适人才,让技工高薪就业不再是稀罕事,也凸显哈尔滨市“技工荒”的事实。
底薪4500元却一工难求
日前,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劳务人才市场,一台资企业以每月底薪4500元加提成的待遇招聘一名电子电器专业的成手工人,结果半个月了一直没招到。“还没找到人,目前只有两三个人来面试,我们又到长春去招聘了。”14日,记者拨通了该企业的联系电话,副总经理杨宽告诉记者,他们招聘的是高级技术工人,能熟练操作安装电子设备,除了底薪外,还按完成设备安装情况进行计件提成,活儿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到万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高薪难找到技术工人的情况,在哈尔滨市其实已经很普遍。其中,在哈尔滨市人力资源市场日均3000余人次的求职者中,具有熟练专业技术技能的高级技工仅零星可见;而另一方面,现在每天进入市场的三十余家用工单位中,有近一半单位需要技术工人。
道外区劳动力市场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市场技术工人平日缺口就达1000人以上。尤其在近期他们举行的专业技术类人员招聘会上,近2/3的技工岗位招不到人。而招聘中对于有一定水平的技术工人,企业都开出了月均3000元以上薪金。
技校生入学就被单位预订
7月,正值毕业生找工作期间,但与高校毕业大学生四处奔波相比,哈尔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上岗则显得格外轻松。“毕业前,一些用人单位就提前入手,到学校‘抢’人了。”采访中,哈尔滨市几所职业学校的负责人表示,他们已经和企业签订了长期用人合同,所以部分专业的学生从上技校起工作就已经有了着落,目前有些专业的学生还供不应求。
而近期出炉的哈尔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调研结果显示,随着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启动,近几年哈尔滨市也开始新一轮经济创新,尤其工业、新兴行业都急需大量各级各类职业技术人才。但目前哈尔滨市每年各类职业培训学校培训技术人才仅在4万人左右。
14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劳动部门获悉,今年的技校毕业生已预定2/3了,特别是车工、钳工、电工、焊工、数控机床操作工、电子电器、机电一体化等专业毕业生都供不应求,部分用人单位虽然提前预定,但也难招到人。
哈尔滨工业高级技工学校校长解平华对记者说,从社会需求看,数控、机电、机械加工等工业类专业的技工缺口确实很大,他们虽然开设了热门专业,但这些专业学期三年,有的企业已经和学校签订了长达四五年的用人协议,等于学生还没有入学就已经找到了工作。“目前企业很需要有一定操作能力、有一定知识水平的技术工人,但每年培养的学生只有这些,数量难满需求,我们也无计可施呀!”
技工人才每年缺口4万人
记者了解到,哈埠出现的技工缺失情况已引起了政协委员的关注。为此,哈尔滨市政协今年曾组织相关部门历时5个月进行详细情况的调研,并进行了有关职业教育发展的专题协商。政协部门的调研结果显示,据初步统计,哈尔滨市每年应新增加技术工人6万人,而高级技术工人缺口近1万人,中、初级技术工人缺口近3万人,这也就意味着每年哈尔滨市技术工人缺口达4万人。而据专家预测,到2010年,哈尔滨市技术工人缺口将达8万人左右。
“哈尔滨市正处于老工业基地发展的上升期,发展壮大机械制造、医药、化工以及新能源等行业,培育新型服务业都急需大量的技术人才,但目前哈尔滨市技能型人才却缺口很大,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还不能完全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要求,与老工业基地建设配套的相关专业,不仅在数量上,而且在质量上都不能适应当前的需要。”哈尔滨市政协副主席贺晔谈到哈尔滨市职业教育发展时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