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江水包围牛家店 孤岛村民盼搬迁
2008-07-17 10:06:01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苏强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三面环水的牛家店几乎家家有船。
村民的院子紧临江水。
牛家屯村民期盼早日搬迁。

  东北网7月17日讯 近一段时间,松花江哈尔滨段水位始终保持在115.30米左右,江面宽阔,江水丰盈,江畔风光壮观旖旎。但高水位也使得位于泄洪区内的松北区牛家店屯几乎变成了一座孤岛。

  三面环水 居民盼搬迁

  顺着滨洲铁路桥走向江北,行至一半的时候,就可以看到牛家店的全景,从远处望去,整个屯子如同牛犄角一样从水面探了出来,其三面环水,只有北侧与陆地相接,“牛角尖”附近几间房屋的边缘淹在了水里。上涨的江水已漫上了屯子北面的部分田地、草地,形成了一块块水洼。

  进了小屯子,顺着羊肠小道来到了一间地势较高的农舍前,一位老农民在地里耕种。门口,68岁的宋福荣大娘正在忙着做午饭。谈起牛家店的历史,宋大娘说,以前这里是个小码头,从那时起当地就有了住户,后来居民就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有两百多户。宋大娘18岁那年从山东来哈尔滨,之后一直住在这里,如今屯里的常住人口四五十户。从前居民大都靠打鱼为生,现在有种地的,有外出打工的,有搞旅游的。1998年发大水的时候,牛家店的居民全都搬离避险,当时整个屯子都被淹没了,后来相关部门曾多次组织过搬迁,有一部分居民搬走了,但还有许多人留了下来。由于地处堤坝以外,洪水一旦来临,一点屏障都没有,所以村里家家都有逃生用的小船。村民们说,如果能有安置的地方,他们盼着早一天离开这个地方。

  管理松散 成“世外桃源”

  记者顺着屯里的小路一直走到了江边,隔江可以望到江南的高楼大厦和繁华街区。距江水只有几米远的地方住着一户人家,几个四五岁大的孩子在老人的看护下,在院外玩耍着。几栋房屋顶立着市区内禁止使用的“大锅式”卫星电视接收天线。在另一处紧靠着水边的房子外墙上写着两个大大的“拆”字。

  村里的一条道路旁,堆放着大量的生活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据了解,由于这是与外界相连的唯一通道,交通很不便利,运垃圾的车辆来一次也不容易,居民们常年将垃圾堆在道边,有的甚至直接扔到江里。

  屯子里住着许多外来人口,在一个院落的外面,几个操着南方口音的人正在整理废旧玻璃丝袋子。在村口附近的一片空地上,整齐地堆放着两排红砖,一位路过的村民说,这是哪个村民准备搭建房子用的,“因为这里盖房子不需要审批的,也没人管”。夏天常有游客来附近游玩,有些村民经营起了舢舨船,来回摆渡或往江心岛送人,船费由村民自己决定,超载的现象非常普遍。记者发现,这里的许多违规现象没有得到严管,是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所致。

  地处堤坝外 占据泄洪区

  牛家店地处松浦堤外,是泄洪区,江水一旦上涨便会四面环水,对居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而且当地所处位置属松花江的滩涂地带,根据相关法规,这里是不准建房子的,更不允许开荒种地。哈市河道堤防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牛家店的这些房子,一部分是解放前和解放初期建造的,另一部分是居民自己私建的,这些居民在此居住,不仅生命及财产安全没有保障,对防汛工作也有一定影响。

  当拆为何不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主要还是安置资金问题,从前航运局等一些单位职工宿舍就在这里,在单位统一安排下,他们都先后搬到了别处。而剩下的全都是农民,还有许多属于私建,给拆迁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村民们虽然希望得到异地安置或在合理的现金补偿后搬迁,而由于当地不具有开发价值,不可能吸引来投资,资金短缺,拆迁工作便一次次被搁置。

责任编辑:孙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