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哈市出租车系列调查之五:城市名片须加印"文明"
2008-07-18 14:59:53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崔志强 叶勇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7月18日讯 几天来,关于出租车问题的报道在市民中引起反响,许多市民在纷纷痛斥宰客、拒载、违章停行等问题的同时,更对一些出租车的不文明行为表示不满。有些市民说,作为流动的城市名片,出租车驾驶员的言行举止展示的是一个城市的交通文明及市民素质,也许司机手中的一支香烟、一句脱口而出的脏话,就破坏了外地客人对我们这座城市的美好印象。

  不文明出租车损坏城市形象

  7日,记者在民安街乘上一辆出租车,车上散发出一股烟味和酒味,车内前后排白色座套已变成灰色,上面还有多处污渍。近日,许多市民也集中反映了出租车脏乱的问题,一些市民认为,车内座套脏、车内有异味直接影响了乘车的心情。北京客商陈先生说,从座套是否整洁等小细节可以看出出租车文明程度及整体素质。他说:“这种现象在我们那儿是不允许的。如有乘客投诉,管理部门要对出租车处罚。”

  在市民对出租车不文明行为的反映中,对司机随地便溺最为深恶痛绝。记者在公路大桥下、二环桥上桥处以及香格里拉大饭店旁防洪通道、哈烟厂附近的桥下通道等处发现,这些地方几乎成了过往出租车司机的公厕。4日中午,在公路大桥附近,记者观察了10分钟,先后看到5名出租车司机“方便”的身影。

  经过几天调查及市民反映,司机开车吸烟、用对讲机聊天、向车外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也时常可见。市民秦女士说,她遇到过多次司机载客时吸烟,有几次她劝阻司机把烟灭了还闹得很不愉快。据了解,有些出租车公司为方便管理和安全需要安装了对讲机,但多数时间,一些司机把对讲机当成了聊天解闷的工具,全然不顾身旁乘客的感受。

  擦亮城市名片需全社会努力

  据了解,哈尔滨市约有出租车驾驶员近3万人,文化程度和文明素质参差不齐是产生不文明交通行为的重要原因。近几年管理部门加大了宣教力度,哈尔滨市出租车司机的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但少数司机不文明驾驶行为仍然存在。管理部门称,我们时常教育出租车驾驶员“在内宾面前你代表的是哈尔滨形象,在外宾面前你代表的是国家形象”,可管理人员不可能时时盯着驾驶员。在监管视线之外,一些出租车驾驶员往往忘记了自已的言行与城市文明之间的关联。

  城市管理专家认为,要想真正擦亮出租车这张城市名片,仅仅靠加强宣传教育来提高出租车驾驶员素质,是远远不够的。管理部门还需制定严格的服务标准和处罚机制,用制度建设来规范出租车行业的服务行为;同时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使各项制度能够真正落实到每台车、每个人。管理部门还应联合出租车公司加强软硬件建设,给乘客营造清洁舒适的乘车环境。此外,出租车乘客也应积极监督出租车驾驶员的不文明行为,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氛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个别出租车不文明的问题。

责任编辑:邵月明